春节将至,各种特色干坚果再次成为人们腊月及新春期间拜年探亲、招待亲友的佳品,日前,记者在走访桓仁满族自治县农贸市场时看到,很多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村民在市场周边出售自家新炒制的大榛子,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称重、打包、收款,忙得不亦乐乎。
在桓仁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村民樊喜斌和乡亲们聚在厂房里炒大榛子。“一进冬月,俺们就开始炒大榛子,一部分在网上卖,一部分拉到县城市场卖。”樊喜斌说。只见樊喜斌把大榛子放入特制大炒锅内,随着机器的转动,水汽升腾,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叮当作响的翻炒声,听着十分悦耳。
待大榛子仁被炒至金黄,拿起一颗细细品尝,让人不禁脱口叫道:“香,真香!”老黑山村村民薛福有熟练地包装炒好的大榛子,准备邮寄给远方的客户。“还没进入腊月,这些炒货儿就卖得差不多了,今年得多预留出来一些才行。”薛福有说。
老黑山村位于桓仁县东部偏远山区,那里山清水秀、风光宜人。近年来,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该村成效突出: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种大榛子苗、采摘大榛子、做大榛子粗加工……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小榛子”做成“大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大榛子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全村年经济收入高达3000万元,年人均收入2.6万元,吸纳2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该项产业已辐射带动集安、宽甸等多个地区增加大榛子种植面积2000多亩。
任何一项产业都需要常干常新,谈起近几年的大榛子加工之路,老黑山村党支部书记陆勤忠十分自豪。他告诉记者,去除各项加工成本,每斤炒榛子大约要比鲜果多赚2元钱,整个冬天全村能多创造80多万元经济收益。近年来,北京、浙江和沈阳、大连等多个地区的订单不断,预留的50多万斤大榛子炒一锅卖一锅,现在已所剩无几。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