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牢固树立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坚持以15项重大工程为总抓手,以央地合作为突破口,奋力推动投资运行提速起势,项目质效显著提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明显增强。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造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好成绩,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坚强支撑。
2024年,辽宁将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年投资增长10%的目标,高质量抓好项目谋划实施工作,着力扩大有效益投资,全力打好全面振兴新突破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一、狠抓项目储备提质扩量,全力夯实增长动力
切实用好储备项目库、建设项目库和重点项目库,实行“三库”联动管理,聚焦国家政策所许、辽宁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经营主体所能,下大力气谋划储备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着力提升全省项目数量、质量和规模。
一是储备项目库。入库项目是已经开始谋划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暂未落实开工条件的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储备项目超1.8万个,总投资超10万亿元。下一步,辽宁将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力争储备项目总投资始终保持在下一年度计划新建项目总投资3倍左右的水平,为今后几年全省投资的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二是2024年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是2024年能够建设实施的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是全年投资的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在建项目超1.5万个,其中,续建项目7758个,新开工项目7881个。下一步,辽宁将切实加速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调度服务,全方位、多维度支撑年度投资目标顺利实现。
三是2024年重点项目库。重点项目是15项重大工程中投资规模大、牵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是项目的重中之重。今年我省确定了300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1700亿元。下一步,辽宁将集中优势资源要素保障项目序时推进,动态优化调整重点项目库,辐射带动全省项目谋划推进工作。
二、深入实施央地合作,为高质量增长蓄势赋能
2023年,全省156个重大央地合作项目中计划开复工91个,实际开复工83个,开复工率91.2%;年度计划投资647.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16.6亿元,投资完成率95.2%。其中,数字辽宁联通赋能算力中心项目、西鞍山铁矿联合采选项目、中国电子光谷中电智谷项目、庄河抽水蓄能电站等15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2023年完成投资251.7亿元;中电建沈阳汽车智慧示范片区、航空工业沈阳航空航天城、大连数谷建设、、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扬农大型精细化工等68个项目顺利开工,2023年完成投资364.9亿元。
全省纳入2024年央地合作重点项目清单备选项目182个,总投资近1.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1100亿元,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精细化工、能源安全等领域。下一步,辽宁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持续巩固和扩大合作成效。
一是研究制定重点领域图谱。立足央企所能、地方所需,充分将央企优势产业链、供应链与我省资源禀赋相适配,明确鼓励引导央企投资的重点行业领域,加大央企技术、资金、人才引进力度,重点推进我省重大装备和高技术产业领域补链扩链强链,共同推动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合作项目落地。
二是持续加大高位推进力度。持续优化完善央地合作重点项目清单,采取省领导定点联系联络、专班服务推进等方式跟踪推进。通过开展省部会商、与央企总部会商,争取国家部委和集团总部政策支持。大力开展高级别央地合作座谈会,推动更多央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高水平做好服务保障。统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和金融机构持续加强要素保障。着力做好征地拆迁、完善配套设施,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大调度推进力度,推动重点项目中70余个计划新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90余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
三、深入挖掘投资新增长点,不断增强增长后劲
抢抓国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战略机遇,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深入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力争再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并加速落地转化,对今后投资形成强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重大战略谋划建设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布局大飞机、核电装备、电子信息等重大生产力项目,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等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通道、信息平台等海洋经济项目,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农产品精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
二是聚焦中央资金谋划建设一批补短板项目。围绕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的支持方向,提前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有效提高项目成熟度,及时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力争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以中央资金项目建设产生的需求拉动上下游投资。
三是聚焦冬运会契机谋划建设一批冰雪项目。我省成功申办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依托冬运会建设的沈阳冰上基地、抚顺雪上基地项目有望带动城市更新、片区开发、冰雪小镇、冰雪装备等一大批项目。同时,辽宁将继续推进冬季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冰雪投资,将“冷资源”变为“热经济”。
四、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民间投资是投资增长的生力军,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2023年,全省民间投资扣除房地产因素后,同比增长4.8%。从结构来看,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合计占比84.8%;制造业占民间投资31.2%,占比最大,比上年同期增长10.7%,上拉民间投资增速2.65个百分点。
今年我省将持续贯彻落实好民营经济“31条”、民间投资“17条”,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等系列措施,全力破除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推动民间投资占比不断提升。
一是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重大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行业加大投资力度。选取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投资收益水平较好、适合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形成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大项目清单。通过国家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共公开推介项目103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129亿元。
二是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和与融资相关的费用支出(贷款融资成本)。去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北京召开银企对接会,15个民营企业项目现场签订拟授信额度245.7亿元,向金融机构发布民间资本融资需求668.8亿元。加快推进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形成示范效应。
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立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台账,引入民间投资参与盘活。鼓励民间投资盘活低效用地,引导存量用地优先用于新产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式,盘活自身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