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咱公司已经拖欠我好几个月的工资了,到底什么时候能给啊?” 一名多次尝试讨薪未果的职员,带着气愤和无奈提问道。可经理的答复依旧敷衍:“公司现在困难,你再克服克服。”

  实际上,这一幕并不是发生在真实的讨薪现场,而是溪湖区总工会与河东街道办事处为维护职工的劳动保障权益而联合推出的原创普法微短剧《以事说法》第六期中的一段情景模拟。在视频后段,以法条文字展示对模拟场景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有效解答,让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进行维权拥有了专业的法律指导。

  “以前悬挂标语式的宣传,大家一走一过常会忽略。现在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来渗透普法教育,形式新颖、效果更好,原本枯燥的法条经过生动演绎后变得更加易于理解,这种走心的宣传也让普法变得更接地气了。”《以事说法》忠实粉丝、家住河东街道办事处峪前社区的王占清感慨地说。

  今年,溪湖区普法宣传形式取得新成果源于用新思维适应了新的模式:借助3月普法宣传月这一契机,溪湖区总工会选定群众基础较好的河东街道办事处作为普法宣传试点,经多次调研,并在如何打造“趣味化、典型化、实用化”的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面做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最终确定,每月围绕不同节点策划不同宣传主题,以贴近民生、更接地气的短视频作为普法宣传载体,从而增强法治文化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为使普法微短剧的内容更加贴近辖区居民的生活,《以事说法》的每一期都是由河东街道办事处、辖内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共同策划、导演并出演。通过演绎他们身边的故事,使居民感到更加亲切,并因此提高了法治宣传的感染力。同时,为确保视频内容严谨、相关法条准确,溪湖区总工会、河东街道办事处特邀溪湖区司法局以及当地知名律师团队提供法律层面的专业支撑,环环配合、层层审核,推进普法宣传迈上新台阶。

  普法内容贴近民生,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自《以事说法》在溪湖区工会和河东街道的微信视频号上推出后的半个月内,视频播放量持续高涨,并且在互动性方面,相比其他类似作品表现得更为出色。在多期视频下方,许多年长市民通过点赞的方式表达着对视频内容的满意,不少线上观众则在评论区里写下留言表达对该剧的喜爱和支持:“创作内容生活化、全员演技到位,以事释法,让法条可视性更强。”“看短剧学到了相关法律常识,受益!”“以事说法,提高市民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主创团队点赞!”……

  谈及这些成绩背后的努力,河东街道办事处辖内9个社区的全体工作者、参演居民向记者分享:“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深思熟虑如何通过具体情景展示法条,以及故事该如何展开。在演出阶段,我们讨论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诠释故事,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在剪辑过程中,我们努力控制视频长度,确保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定期审视播放数据,我们分析如何复制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着重考虑并持续关注的事项。”河东街道办事处井涌社区书记韩杨告诉记者:“为了让微短剧拍摄后可以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点、盲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社区网格员们会定期入户咨询居民需求。有时,拍摄也会‘就地取材’。比如,当居民来到社区寻求纠纷调解时,我们会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将其作为普法宣传的素材进行拍摄,事后由社区提供调解、化解矛盾。”

  从最初拍摄时的频繁NG,到现在多个场景连续拍摄均能实现一镜到底,《以事说法》创作团队的配合愈发默契,演技也显著提升。该剧播放至今,不仅在当地挖掘出不少极具表演天赋的群众,还极大地激发了更多人的参与热情。《以事说法》中的演员之一,同时也是河东街道立新社区的居民杨福兴表示:“能够参演咱本土原创的这部系列普法微短剧,我感到荣誉感满满。作为普法宣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的我,现在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及传播更有兴趣和动力。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拍摄中,通过我们大家的集体智慧和紧密合作,能使《以事说法》系列微短剧拍得更好,从而帮助更多市民增强法律意识。”

  本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武佳琪 孙颖/文字

  徐月东 武佳琪 仁志鹏/摄影

  本期编辑:刘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