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准确把握改革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任务举措,以开展“重点改革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细化时间表、任务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序时进度完成改革任务,以改革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推进国企‘1+6+2’改革,到今年年底,实现市属国有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双10%’增长。”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打造一批改革促发展的标杆样板。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职级体系,对各级国有企业开展考核评价。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钢铁制品、公益服务等重点领域支撑作用。实施融资平台实体化改革,以城市综合运行服务为主业,打造铁精粉等原材料钢地合作综合平台,打造城市综合运行服务板块。实施本溪钢联发展有限公司创新优化改革,加强与本钢全产业链深度合作,面向市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钢铁生产服务板块。实施城市便民服务提升改革,打造城市公益服务板块。为完成全年改革目标、高标准推进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市国资委建立了领导包片、工作调度、亮赛评比、合作共赢4项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并动员市属国企干部职工振奋精神、铆足干劲,以“重点改革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以来,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新区122项社会管理职能及代管街道全部剥离,行政职权由648项调整为184项,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企业、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主责主业;建立了“档案封存、员额总控、全员聘任、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实施严格的全过程KPI绩效管理制度。2023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9%,三年来首次实现增速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9.1%,创10年来最高增速。三年行动攻坚之年,高新区将深化机构设置、干部人事权限赋能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国企平台公司改革,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一是提升园区治理水平,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承接省级、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二是完善KPI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定期“晾赛”机制和常态化招聘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规范化有效运营。三是强化观念、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型”“实干型”“本领型”三型干部队伍。

深化教育优质均衡化改革是今年全市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市教育局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将聚焦加快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办学差距,以教师质量提升推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重点在教育布局调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落实新中考改革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继续实施教育布局调整改革,通过编制《2024年教育布局调整方案》,根据人口和生源情况,稳妥有序实施市二十三中、市二十九中、市三十九中、南一小学等学校布局调整,有效盘活利用校产、师资等资源。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名师工作室”10个、“山城英才”名师团队7个,策划开展系列“送教下乡”活动,缩小城乡间办学水平差距,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统筹使用教师资源,推进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教师的交流使用。做好2024年中考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和市级统筹考试科目命题组考工作,抓好涉关实验室、人机对话系统建设,有针对性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确保新中考改革有序组织、平稳落地。

“市卫健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深走实。”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他们以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了主城区医疗集团网络体系,通过资源下沉、技术协作等方式,将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市铁路医院纳入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管理;组建本钢总医院医疗集团,所属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纳入“1+X”区域一体化管理,实现统一管控和集约化专业化协同发展;市中医院牵头组建中医专科联盟,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结构布局调整,带动成员单位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以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为契机,按照“一院一策、分类施策、综合施策”原则,进一步明确市直医院功能及发展定位,实现专科差异化发展。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制定了《本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申报“国家发改委2024年卫生健康领域中央投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项目”取得成功;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两县进一步建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让山城百姓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尤勇 郭心晖 车晓丹 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