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他一直在路上

——记本溪国学慈善义工队志愿者王元宝


在山城本溪,有众多默默奉献、乐于助人的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温暖着这座城市。他们由一束束“凡人微光”组成,而王元宝就是其中一位。

王元宝今年58岁,是本溪国学志愿者团队的建队元老,一直积极支持团队工作,是团队的骨干成员,也是“本溪好人”、本溪“优秀志愿者”、“疫情防控先锋”等荣誉的获得者。

从2009年起,王元宝就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发开展爱心助学和扶贫活动。2011年,他和罗红军又一起创立“本溪国学慈善义工队”,开始面向社会开展有规模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至今,王元宝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00多小时,捐款4000多元。

“做公益的初衷就是为了‘上行下效’,‘上’懂得孝敬父母,‘下’做到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王元宝说,20多年的公益路让他渐渐懂得了爱和善意是可以传递和影响他人的。

2014年,卧龙地区的一户双残家庭意外失火房屋被烧毁,本溪国学志愿者团队得知消息后,组织捐款购买建材、修建房屋。那时,王元宝还在上班,他利用倒班时间家都不回直接赶到工地与大家一起忙碌。11月份,已经开始下雪了,大家齐心协力用了七天时间把房建好,上梁那天,王元宝亲手点燃了鞭炮,希望给这户不幸又有幸的家庭带来好运。

本溪国学志愿者团队一直把帮残助残作为工作重点,很多残疾人有了困难会向本溪国学志愿者团队发出求助。溪湖区彩北地区有一户残疾家庭住一楼,下水道几次返脏水,令其烦恼不已。本溪国学志愿者团队决定为其重新铺设一条管道,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工作任务就落在了王元宝身上。

因为下水井在房屋后,重新铺设管道需要穿越整个房间,工程很大。为了节省开支,所有挖沟下管等工作都是志愿者们亲自来做,王元宝自然是主力。管道铺设完了,看着房间里挖开的地面,王元宝又带着志愿者们刷涂料、铺地砖。连续多日,他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往彩北跑,每天回到家都已经是满天星斗。

王元宝能随时出发在助人的路上,离不开家属的全力支持。他的妻子赵喜杰也是本溪国学志愿者团队的建队元老。多年来,赵喜杰一直帮助照顾着一户残疾人家庭,每个月去打扫卫生,遇到自己干不了的活儿,夫妻俩就一起去解决。王元宝去一些残疾人、困难户家中帮助其做各种维修活,赵喜杰是他最好的帮手。

现在,王元宝夫妻俩一起参加团队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一起为贫困学生捐款助学,羡煞旁人。王元宝说,志愿服务,他一直在路上,今后他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公益事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 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