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子”新到“里子”美

——桓仁满族自治县多管齐下打造“幸福楼院”新样板纪事

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绚丽多彩的花坛,内涵丰富的彩绘墙……盛夏时节,走进桓仁满族自治县八卦城街道办事处东山社区的正阳小区,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我对现在的居住环境特别满意,我和老邻居们茶余饭后在新建的凉亭里唠唠嗑、赏赏花,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别提多惬意了。”正阳小区居民刘德凤对记者说。正阳小区因毗邻市场和老旧无物业等原因,曾是居民口中的“闹心窝”,而今却成了居民眼中幸福宜居小区,这是桓仁县打造“幸福楼院”的亮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桓仁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主抓、群众主动”多管齐下的创建格局。随着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诸多涉及桓仁县人民生产生活的顽瘴痼疾得到有效解决,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这个辽东边陲的小城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位统筹,打造美好幸福家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桓仁县委、县政府把顶层设计作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第一要义,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坚持推动老旧小区及周边环境同设计、同改造,逐步完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小区配套设施、农贸市场、公园广场等升级改造工作,全面提升了城市面貌。

几年来,桓仁县委、县政府累计投资5000万元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2048户、5732人;投资900万元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恒山路等2个马路市场提档升级,对武装部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对53个老旧小区建筑及小区内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对30条背街小巷进行维修改造,对滨江社区等2个社区进行示范社区改造;整治占道经营3100余处,清理私搭乱建2400余处;完成城区2000个分类垃圾箱(桶)更换;投入资金2.62亿元分别对隆兴门道路和民族一条街基础设施等进行了修缮。此外,还完成了章樾、滨江、荷韵、北山4处公园的更新,以及县政府、迎宾等几处广场破损路面、灯光亮化、排水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工作。

引领带动,推动小区实现居民自治。桓仁县积极借鉴大连市“和合大院”居民协商自治经验,主动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新模式,鼓励居民在家园共建、议事共治、成果共享中不断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在桓仁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部门的引领带动下,八卦城街道下辖14个社区的居民热情高涨,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真正实现了“居民事自己管,小区事大家管”,让社区治理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各社区在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成立了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和居民监督委员会,形成楼院议事有规范、决事有程序、做事有监督的管理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广泛征求和采纳居民意见,按照居民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倡导居民积极参与以清洁环境、修复设施、整修花坛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家爱院”活动,使楼院旧貌换新颜、管理更有序、邻里更和睦,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真正实现了从“弃管”到“齐管”的转变。

示范引领,打造“幸福楼院”新样板。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正阳小区居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阳小区是开放小区,因毗邻市场,经常有商贩从小区内穿行而过,污水和噪音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生活。在属地街道和有关部门的不断推动下,居民自治委员会征集居民意愿达成共识,由居民共同出资修建感应门,小区内居民通过刷卡进出小区,外来人员不得入内。小区由原来的全开放变为半开放,解决了居民的一个“心病”。不仅如此,正阳小区居民自治委员会不断发挥作用,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增设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彩绘文化墙等,让小区从原来的“老破旧”变身成为了“新靓美”。在正阳小区的示范引领下,全县81家小区包保单位与6300余名志愿者共同服务全县网格治理,聚焦网格化创建优势,以群众关心关注问题为导向,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居民提供主动、精准、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坚持常态化开展每周五“幸福楼院”创建活动,形成了“凝聚合力、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各单位到包保小区共开展创建活动2950次,6万余人次参与,发放整治宣传单和告知单19万份,清理小区绿地1026块,清除楼院垃圾和乱堆乱放物品7000余吨,包保单位为小区办实事950件。

记者感言:

“面子”新了,“里子”也要美。社区发动居民自治委员会共同开展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等活动,并定期开展义诊、司法宣传、反诈宣传等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让文明在居民心中扎根。

桓仁县多管齐下打造“幸福楼院”,既扮靓了“面子”,又做实了“里子”,让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共建、共治、共享”带来的和谐氛围,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