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网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本溪日报 2024-9-12 10:03| 我要分享
1949年——2024年,我们经历了75年的风雨岁月。
75年的励精图治,75年的风雨兼程,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的,莫过于衣食住行这几方面的变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也有了“衣食住行”的时代变迁。
连续多日,记者采访不同年龄的市民,与他们一起走进关于衣食住行的历史之旅。
服装
单调简朴到多彩个性
穿衣是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小事,但“衣”却存有深远意义。
它是一种符号,穿梭在年月里,引领着社会经济前进;它是一种记忆,点绘在张张画卷上,记录着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75年过去,从款式单调颜色单一到设计新潮色彩多变,人们的穿衣风格发生了诸多改变。
家住明山区的市民袁立杰,于1951年出生。她回忆,上世纪50—60年代,人们对服饰没有太高的要求,崇尚简朴实用,列宁装、人民装便是当时最时髦的装扮。“我父母都是农民,我印象中从没见过他们买新衣,尤其是我母亲,都是自己缝缝补补制衣。颜色就是灰黑蓝,有时我父亲出门办事也是一身的农民传统装束。”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成年的袁立杰对穿衣有了个人想法——不爱红装爱武装。此种风格成了那时的主旋律,呈现出明显去性别化及去年龄化的特点。
翻开袁老珍藏多年的老相册,一张张黑白照片映入记者眼帘。草绿旧军装、草绿色帆布包、草绿色解放鞋……每张照片里,无论是单人还是集体,多是如此穿着。
“我年轻的时候,绿军装人人都爱穿,就觉得穿起来特别精神,好看。”袁老笑说。
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时代发展,服饰元素变得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喇叭裤、蝙蝠衫等极受年轻人追捧。
80后叶琦描述这个时期的服饰亮点,便是“多样多彩”。“我小时候,大街上女的喜欢穿连衣裙和牛仔裤,男的会穿衬衫西装裤。等我长大后,衣服的样子更多了,羽绒服也是90年代出来的。”
从这时开始,服饰向着开放化、自由化、随意化的方向发展。到如今,穿衣打扮讲究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
用00后董红旭的话说,就是“我们没有风格,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才是时尚。只要穿得舒服,穿得自在,能突出自己就行。”
饮食
追求温饱到健康养生
“民以食为天”,要说最能折射出百姓生活水平变化的,非饮食这一项莫属。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温饱是众多家庭的追求。而今,即使是普通家庭,“菜篮子”也是丰盛的,“吃得健康吃得养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谈起饮食,七旬老人杨立群脑海中首先出现的一个词是“粮票”,“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粮票堪比人民币。有的人会说这个时代是‘票’时代。”杨老讲述,那时食物供应紧张,品类匮乏,本溪人大多以玉米、高粱、大豆等粗粮为主粮,以青菜、萝卜等蔬菜为辅食,逢年过节才有肉类上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粮食、猪肉、棉布、豆油等商品都敞开供应,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炸鸡、汉堡等外国快餐食物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我是85后,印象中没有缺少食物的时候,想吃啥基本都能吃上。零食也是一去国营商店就能买到,那时羊肝羹、雪饼和仙贝等饼干最受孩子喜欢,巧克力糖果也摆上了售货柜台。”市民张程程说。
21世纪,“养生”概念融入市场,“食品所含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记者连续多日的观察中看出,我市市民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讲究营养、注重搭配,“吃得健康”尤为重要。连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也走上人们的餐桌,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健康食品。
住房
低矮平房到高楼大厦
房子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家的缩影,是安宁的象征,是避风的港湾……曾经,我们眼中的房子,是砖瓦砌成,一大家子挤在一处,低矮简陋;现今,我们眼中的房子,是高层建筑,几家人分居多处,豪华舒适。
昨日,从七旬老人赵成祥的话语中,记者仿佛回到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农村,连排的茅草房,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那时候,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家里人也多,就都住在一个大炕上,卫生条件极差,生活也非常不便。”赵老回忆说,不只是农村,城市的住宅通常也是面积很小,设施简陋,十分拥挤杂乱。
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变化不大,城市居民则多数住在福利分房里,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
1981年,任企业工程师一职的赵老被分配住进位于平山区南地街道一处楼房内。“当时洗漱间在走廊,家家洗菜啥的都得出门,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烟飞溅、人声鼎沸。”赵老笑说,这样的场景和生活方式成了那一代人特有的记忆。
1998年,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终结,房屋完全走上了商品化道路,
对普通家庭来说,它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住房条件也随之改变,客厅、厨房、卫生间……人们的居住空间大大扩展。
“我上小学时,家里就是三室一厅了,但格局没法和现在比。”90后王女士说,这几年,城市不断出现新小区,不少都是高层楼。小区居住环境也是越来越好,居民如同生活在大花园里,日子越过越甜。
出行
多靠步行到出门坐车
出门办事,从全靠双脚走,到骑上自行车;离家远行,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外出工作,从排长队的公交车,到手机软件叫的网约车……75年,居民们的出行同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50—60年代,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依靠步行。“我小的时候,哪怕是到镇上上学,也得走,差不多要走一个多小时。”已是古稀之年的孟老说。
孟老出生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马家庄,她的童年记忆里,只有生产队才用马车运输物品,其他人家出去采买物品多是挑着扁担来回走。
上世纪70—80年代,道路上逐渐多起了自行车,并成为不少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随后,公交车、摩托车等也开始穿梭在城市各处,让居民终于能缓解出行的疲惫。
“轿车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变多,但在马路上也只是偶尔能见几辆。”孟老坦言,她第一次坐上出租车,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心情很激动,觉得自己招招手就能坐轿车了,挺牛的。”
到了21世纪,私家车成为近郊游主要代步工具;出远门,高铁、飞机取代了绿皮火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道路交通建设的大力完善,市民们的出行更为便捷,选择更为多样。
“上车睡一觉,睁眼就到地方了,现在的交通工具就是这么给力!”就读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文文说。
本报记者 胡捷思 绘图 徐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