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风云 矢志钢铁报国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从1915年商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一号高炉点火开炉算起,如今的鞍钢集团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跨越百年风云,身上每一道凝刻着屈辱、新生、发展与振兴的年轮,都记录着中国钢铁产业“站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段历程。

1948年10月31日,本溪全境解放,被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权长期霸占掠夺的本溪煤铁公司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当时,连年的战争几乎把生产设备破坏殆尽,日本人撤离时把铁水凝固在高炉里,苏联人把所有能拉走的设备洗劫一空,而当家做了主人的本钢工人则迸发出无比高涨的劳动热情,打响了恢复生产支援全国解放的战役。

不到一个月时间,工人们收集献纳各种器材11185件,随即开展修建生产竞赛活动,用双手清除了炉膛内的80多吨凝铁,用双肩担来几百吨耐火砖,依靠聪明才智找正了偏离中心线的炉喉。从溪湖到工源,厂区内的烟筒一个跟着一个地冒了烟。

1949年7月3日,本钢2号高炉修复竣工,点火投产,7月4日下午流出了献给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本溪隆重举行庆祝本溪煤铁公司开工典礼大会,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大会题词——“为工业中国而斗争”。10月1日,本钢1号高炉恢复生产,彻底摧毁了日本人叫嚣“只能在这里种高粱”的狂言。红彤彤的铁水映红了山城,映红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本溪煤铁公司1949年生产生铁4.48万吨,占当年全国铁产量的六分之一强。

1950年10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保家卫国。作为国内最早恢复生产的钢铁企业,兼有战略前沿的地理位置,建国初期的本钢无论在支援前线作战还是后方建设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950年初,本钢炼铁厂的日产生铁量超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高产量的167%;1950年6月,本钢生产出了我国的第一批镍铬枪钢RS5,用于制造手枪和冲锋枪;同年9月,成功试制SAE3335炮钢,用于加工生产榴弹炮、野战炮和高射炮。

1953年3月3日,本溪煤铁公司改称本溪钢铁公司;煤矿部另成立本溪矿务局。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本钢工源厂区两座高炉及附属系列工程被列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单炉炉容增加到了920立方米。1956年、1957年三、四号高炉先后投产,提前完成“一五”计划。1972年1月,本钢五号高炉投产,炉容2000立方米,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高炉。本钢同时加快炼钢步伐,建成第二炼钢厂。1978年,本钢转炉炼钢工序拥有3座120吨转炉,采用模铸工艺,年钢产量29万吨。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本钢生铁年产量一路攀升,以不到全国1%的高炉总容积,承担起了全国1/4的统配铸造生铁和1/2球墨铸铁的生产任务。本钢一号、二号两座高炉连续30年保持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旗高炉”。那一时期的本钢创造了新中国的很多个“第一”: 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梯形弹簧钢、第一炉工业用硼钢、第一代汽轮机异形叶片钢、第一批犁铧钢……我国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批坦克、第一批拖拉机,乃至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潜艇、第一枚运载火箭上面都使用了本钢生产的钢铁材料,本钢因此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企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逐浪,开启了做大做强做优的世纪征程。

“七五”时期的“三二二”改造,本钢人攻下200万吨钢这一难关。1989年,1700热轧机组产量突破设计能力,创造出当时国内同类机组高速度、高质量的先进水平,《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文章《中国的一米七,站起来了!》

“八五”“九五”时期的“双四百”改造,本钢结束了无连铸、无冷烧、无精炼、无冷轧、无铁水预处理的历史;1995年,一冷轧工程的投产,使本钢成为我国第四个拥有冷轧工序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0年,本钢率先在全国大钢企中实现全连铸生产。

从“十五”到“十三五”,本钢的钢铁产量全面提速,先后跨越了8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等产量目标;2020年本钢集团的钢铁产量已是改革开放之初的近20倍。

各大工序脱胎换骨式的装备改造升级确保了本钢产能的持续提升。一、二、三、四号高炉等功勋元老陆续谢幕,而六号、七号、新一号等现代化大型环保高炉则先后登场,成为“人参铁”生产的主力军。曾经在40度高温、90多分贝的厂房里与落后的设备“斗智斗勇”的炉前工们,如今坐在装有空调的控制室里,操作着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化设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生产。

铁水预处理、大转炉、精炼、连铸等基本实现了“炼钢——精炼——连铸”一对一的最佳经济规模的工艺装备配置,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负能炼钢生产模式;生灰、烧结、焦化、高炉、转炉烟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钢铁制造走向绿色发展时代。

2008年底,拥有十余项世界先进技术的国内首座最大宽度的2300毫米热轧机组建成投产,热轧产品从宽度、厚度、强度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3年,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轧制效率高、成品精度高、厚度薄等特点的本钢不锈钢生产线全线贯通。

冷轧系统改造中,冷轧超薄板、无取向硅钢、热镀锌、电镀锌、高强钢等机组陆续建成投产,冷轧产品品种、规格实现了汽车板、家电板的全覆盖,产品性能无论强度还是韧性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技改带来本钢集团“硬件”的提升,ERP等电子信息技术则广泛应用于企业“软件”管理,生产资源因此得到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逐步实现过程监控,能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成本管控实现良性循环。本钢集团的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转炉炉龄、转炉钢铁料消耗、热轧成材率、冷轧成材率等一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创出历史最高水平。三级计算机系统协调着炼钢、连铸、热轧、冷轧工序的生产,以信息数字化带动本钢集团驶入崭新的智能钢铁时代。

2010年6月8日,本钢与北钢合并重组成立本钢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的本钢集团产品结构实现了板材公司的高档汽车板、家电板、高级别管线钢、集装箱用钢、硅钢、特殊钢等“双高”产品,同北营公司的帘线钢、弹簧钢、高强螺纹钢、抗震钢筋等棒线材和管材的新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2021年10月,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正式挂牌重组,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典案例。重组后的鞍钢集团粗钢年产能达到6300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由此达到42%,形成了“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产业新格局,并以巨大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奠定了中国钢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和价格话语权。

重组后的本钢进行深入改革,进一步增强抵抗风险能力,释放规模效应。优势资源得以盘活,原创技术获得突破,管理模式实现升级,“双高”产品比重不断增强,“本钢制造”品牌形象得到重塑,厂矿车间处处呈现勃勃生机。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由3.01%提升到4.0%,“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2000毫米宽幅薄规格罐体钢”全球首发,“热冲压成形工艺”专利实现海外布局,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北营新二号高炉安上“智慧大脑”,通过可视化平台实现对高炉生产状态的全面监测,本钢高炉冶炼迈进“数字时代”;本钢板材冷轧总厂里的闸台、镀锌线、连退等所有机组集中在3个操作台、6个操作位上操控,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令该厂汽车板产品历史性首次跻身国际一流汽车(奔驰)生产供货商平台;本钢板材三冷轧建成目前全世界最宽板幅、最高强度的2280酸洗联合机组,其生产的世界最宽幅2150mm宽板引领下游汽车生产实现了从激光拼焊到宽板生产的变革……

如今,本钢集团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规模、世界级成本、世界级产品,向建设世界级铁矿资源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的目标稳步前进。

本报记者 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