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网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本溪日报 2024-10-8 10:37| 我要分享
森林覆盖率达到76.31%,有“山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独特环境;为全省13个城市供水,获辽宁“水塔”之称;PM2.5平均浓度为32.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全省排名第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91.7%,劣V类水体比例保持为0;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很难想象,如今被誉为“天然氧吧”“洗肺圣地”“让人看不够的城市”——本溪,曾因污染严重,被国际环境组织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至今,75个峥嵘岁月里,从“看不见”到“看不够”,本溪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不断推进,使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山城,经过美丽蝶变后重获新生。
推进蓝天工程
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沁人心脾,鸟语花香”,说起我市大气质量,受访市民们纷纷给予如此评价。
昨日,用赵大爷的话说,就是“天空瓦蓝瓦蓝,生活美好舒畅”。
赵大爷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他回忆,本溪钢铁工业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见证,到上世纪70年代,我市高度依赖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加上四面环山的地理特征,使得我市环境治理工作难度较大。
“那时啊,我们早上上班穿白色的衣服,晚上回家都得洗,不然就变成‘花’衣服啦。”赵大爷笑说。
而今,走在我市街道,甭说衣服,就是脚穿浅色鞋袜,几天下来依旧是原色。
在市民张先生看来,家乡的空气这几年是越变越好,“我在明山区太子城一期住,早上起床,感受到的都是清新的呼吸感。”
据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为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保护家乡的蓝天白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市就已实施国家7年环境治理计划,“十五”期间以环境保护规划优化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面提升环境质量4个发展阶段,开展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基层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企业末端治理、规划源头控制、政府立法行政、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工作经验,已从“看不见的城市”成为“看不够的城市”。
近些年,我市先后淘汰炼铁高炉、烧结机、焦炉及水泥窑等落后产能设备100余台套;完成火电、水泥、玻璃、钢铁等行业提标改造项目300余个;拆除分散供暖小锅炉房100余座,拆改燃煤小锅炉1200余台;累计完成供暖燃煤锅炉升级改造42台;累计淘汰炼铁产能308万吨,烧结产能693万吨;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4000余台,强化重点企业VOCs企业治理,完成年排放量在10吨以上挥发性有机物企业7家共22个治理项目,减排VOCs约1348吨;组织开展窑炉综合整治,建立工业炉窑整治清单,完成55家企业75个炉窑治理。
“十四五”期间,本钢集团累计投资约120亿元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所有生产环节,包含原料场、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轧钢、自备电厂以及大宗物料产品运输等实施升级改造,预计每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2368吨、氮氧化物9806吨、烟粉尘5105吨,将极大地提高本溪市大气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我市实现了山明水秀、云净天蓝。”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建设生态山城
助推人居环境大提升
我市是一座山城,四季皆有独特景象。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景色的特点各有不同。
“我在农村长大,家门口就是高山流水,但那时候也不见得环境有多好,家家都奔着吃穿使劲儿呢,谁去注意花花草草啊。”70后孟先生坦言,以前生活条件艰苦,人们对于环境的维护没有概念。
如今,时代变了,我市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提升,“青山绿水”唾手可得,城市景象变得鲜活。这主要得益于我市环境保护相关机制的不断建立和治理新举措的不断推进。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自“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确立并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大力开展“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工程。
2019年,我市通过了《中共本溪市委关于生态立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向,确立“生态立市”战略主导地位。并以绿色产业、生态经济为新支点,不断做优生态旅游,发展绿色文旅产业,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有机融合,全面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山城、美丽本溪”。
为保障“生态立市”战略深入实施,我市还持续健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建立“1+1+5”领导体系,成立生态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指标评价体系、2020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2020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本溪市生态立市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保护治理、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生态文化、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和法律责任,将“生态立市”战略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与此同时,把每年5月定为全市“生态文明活动月”,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
放眼望去,现在的本溪满目绿色,城市街边和乡村道路被花草绿植环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山城几十年来写给时代的答卷。
守护“辽宁水塔”
保障全省饮用水安全
“过去,有井的地方,就有住家。”采访中,不少老人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家庭都是靠井水度日,村民们一早提着水桶,用传统的劳动方式,把井水挑到自家的水缸里,一日反复数次。
城市居民稍好些,上世纪50年代,部分居住条件优越的家庭已安有水龙头,但流出的自来水却并非清澈。
“那时候的人,也不知道啥叫‘水污染’,有水喝就行了。”一位七旬老人回忆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来水陆续进入千家万户。不用出门,在家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水,这种用水方式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因我市不断加强对水质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有力提升。
如今,不仅是本溪人跨度到了“喝好水”时代,我市的饮用水还走出了家乡,去往全省13个城市,以“辽宁水塔”的“身份”为其他城市提供优质水源。
“水源主要来自本溪满族自治县的观音阁水库和桓仁满族自治县的桓仁水库,两县均是水源涵养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坚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准化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颁布实施《本溪市观音阁水源地保护条例》,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保障了全省饮用水安全。2020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实施观音阁水库保护区勘界立标与隔离防护工程,截至目前共完成围网81.51千米,搭建智能化视频平台实现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开展桓仁满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新建及维修隔离护网15.8千米,警示标志牌45块,进一步加强了饮用水水源的安全保障。
山城视点
合力书写美丽本溪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至今,历经75个春秋,从一座满是烟尘灰土的山城转变为沁人心脾的宜居地,本溪的“更新”速度可谓飞快。这背后,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助力。
在城市,草木泛青的公园、宽阔平坦的广场、干净整洁的街道;在村庄,绿柳成荫的小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生机勃勃的田地……这些常见景象,正是我市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它早已融入生活空间,让居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蓝天、碧水、净土也是一步步奋斗出来的。几十年里,一项项相关政策的出台,一个个治理方案的印发,一次次专项整治的行动,一件件生态实事的完成……多个相关部门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我市各项环保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多项主要指标创历史最优。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群众的文明意识提高同样不可或缺。近些年,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在禁止水域内钓鱼、随意丢弃垃圾等关乎生态文明的大情小事在我市鲜有发生,除了执法部门的积极巡查处理,群众自发产生的“人人有责”“人人有为”心理更是关键。唯有市民发动起来,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一座舒适宜居的城市,必定有它的内涵所在,加上多方共同发力,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
本报记者 胡捷思
下一篇:深耕厚培 满园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