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网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本溪日报 2024-10-12 10:03| 我要分享
本溪,是一座红色的城市。除了每逢秋季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外,红色还来源于这里曾是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浴血奋战的老区。
1934年春天,杨靖宇将军率部挺进本溪,开辟了以桓仁老秃顶子、本溪和尚帽子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开展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游击战争。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抗联文化资源和众多遗址遗迹,彰显了“抗联英烈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为本溪这座城市赋予了红色的灵魂。
我市始终把传承抗联文化、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塑魂工程”,积极征集整理抗联史料,踏勘修复抗联遗址遗迹,将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市广泛采访了抗联老战士、老区群众、基层干部300余人,共收集整理了八百多卷册的抗联口述资料,形成了丰富的抗联文化资源宝库,为传承研究抗联史实和东北抗联精神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史料基础。众多抗联老战士、抗联英烈家属纷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抗联史实、英烈故事开展“讲用”,通过“把抗联故事讲下去”实现了东北抗联精神在本溪的传承。
80年代,市党史征集办公室邀请抗联老战士,特别是杨靖宇将军的警卫员王传圣、杨校康以及丛茂山、姜东魁、李宝清等进行座谈,对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的抗联遗址遗迹进行踏勘,仅在本溪县就发现40多处遗址遗迹。
到本世纪初,经过在东北三省全面考察之后,中宣部确定在本溪建设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2007年7月,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开馆以来,以“林海雪原,抗联英雄”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史料、照片、资料、实物等, 向前来参观者详尽地讲述着东北抗联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现已成为目前全国抗联史实陈列馆中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陈列馆。
进入新时代,我市深入开展“重走抗联路”活动,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抗联史实培训教育基地。目前,“重走抗联路”已经成为各地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时至今日,再次聆听这首由杨靖宇将军创作于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次西征时期的《西征胜利歌》,依然令人血脉偾张。
75年来,我市始终将弘扬抗联文化作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有效载体,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两次集中收集整理抗联歌曲。提起抗联歌曲,尽管时光荏苒,但原东北抗联一军一师宣传干事赵至刚依然能用高亢的声音激情演唱出18首之多,堪称东北抗联的“军歌之王”。
近年来,我市还根据东北抗联史实,先后创作了《西征》《白山黑水铸忠魂》《燕东枫魂》等抗联题材的文化作品,为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提供了更多更鲜活的载体。通过抗联主题文艺作品的创作,也让抗联宣传“活”起来、让抗联文化“火”起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这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新中国第一部歌剧《星星之火》的主题歌,而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东北抗联老交通员李升。如今,在如火如荼开展的“重走抗联路”活动中,“带班班主任”组织大家齐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成为参与活动的学员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东北抗联精神也随着嘹亮的歌声入脑入心、越传越远。
本报记者 武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