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本溪日报 2024-12-10 10:31| 我要分享
时值寒冬,桓仁满族自治县许多乡村生产和销售不停,正是好一幅冬日致富图景。
记者在走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时看到,村民聚在厂房里炒大榛子,只见他们把大榛子放入特制大炒锅内,随着机器的转动,水汽升腾,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叮当作响的翻炒声,听着十分悦耳。
“立冬以后,俺们就着手炒大榛子,一部分在网上卖,一部分拉到县城市场卖。”村民陆向忠边说边包装炒好的大榛子,准备发给远方的客户。“到了年根儿,快递停运了,俺们就去各村赶大集。”记者拿起一颗炒好的大榛子品尝,发觉榛仁已被炒至金黄,不禁脱口叫道:“哇,真香”。
谈到炒大榛子,老黑山村党支部书记陆勤忠十分自豪,他告诉记者,去除各项加工成本,每斤炒榛子要比鲜果多赚2元,北京、浙江和沈阳等多个地区的订单不断,全村预留的60多万斤大榛子炒一锅卖一锅,整个腊月能多创造12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桓仁县始终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此进程中,一些拥有特色农产品产业基础的村子抢抓时机,借助扶持政策和互联网力量逐渐将农产品加工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咱们的山野菜逐渐有了好口碑,应该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多在抖音里发一些采摘和加工山野菜的视频,知道的人才能更多。”“也可以尝试拍点儿有意思的短剧,来吸引网友关注。”在沙尖子镇北沟村村委会办公楼里,村“两委”班子成员围坐在一起,研究今冬冷冻山野菜的销售问题。头茬山野菜一般在四月末、五月初集中销售 ,随后长出的二茬山野菜因上市稍晚而迅速降价。2022年,该村引进山野菜加工流水线,将二茬山野菜经过脱水冷冻,真空包装后储藏在冷库里,等待入冬以后销售。
在一间冷冻山野菜的储备冷库里,记者看到,上百个箱子整齐地摆放着,上面标注着“刺嫩芽”和“猫爪子”等10余种山野菜名称。“这些冷冻山野菜的价格是应季山野菜的两到三倍。”北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君自豪对记者说:“以刺嫩芽为例,头茬刺嫩芽能卖到 20元钱一斤,二茬才能卖到8到10元钱,而反季上市的冷冻刺嫩芽能卖到30块钱一斤。”
据刘永君介绍,三年时间里,北沟村始终坚持“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运营模式,不断探索山野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近期,冷冻山野菜开始陆续销往北京、上海和沈阳等大中城市,成为消费者传递情感、抚慰乡愁的舌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