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靠林致富的“金饭碗”

——本溪满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林地经济记事


近日,记者在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林农刘思东的带领下穿行于林海雪原之中。“这一片全是红松,马上就成材了。还有这里种的是林下参,虽然冬天看不见,但这可都是宝贝。”刘思东告诉记者,近些年,不光他家的林地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包括周边村组的林农也都过上了靠林致富的好日子。“靠山吃山了半辈子,这回才知道啥叫真正的靠山吃山。”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山多林密耕地少”被认为是本溪县的生态地貌特点,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难点”。近年来,该县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引导山区农民转变思路,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地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端起了依林增收、靠林致富的“金饭碗”。截至目前,全县林下产业总面积达135.7万亩,其中发展林下中药材35.1万亩,发展以刺嫩芽、大叶芹为主的山野菜25.6万亩,林业产业的发展让本溪县先后荣获“辽宁省中药材生产先进县”“科技服务林改先进集体”等荣誉。 为更好地促进全县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本溪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全县林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通过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发展资金,以及实施林业贷款贴息项目,对龙宝集团、宇威药业、华都科技等相关企业进行扶持,切实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了林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资源优势,注重培植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林副产品加工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农事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农事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

“产业发展快,要靠车头带”。在本溪县林业产业的发展中,合作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带头作用。本溪县以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组建了干坚果经济林、中药材、山野菜等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84家。同时,积极发挥合作社在生产组织、技术转化、销售等环节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复合林下经济。目前,已探索出林药、果药、药菜间作等多种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项目实施,不断优化县域森林经营模式,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充分壮大“林地生产力”。通过努力,全县的林下经济项目不仅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下一步,本溪县将扎实推进林地经济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动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实现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良性循环,不断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助推经济振兴发展。

本报记者 武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