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及省纪委监委、市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强化政治监督、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本溪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连战连胜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 践行“两个维护”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在深化学思践悟中把准政治方向。市纪委常委会组织“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41次,及时跟进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更加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谋深谋实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动态更新政治监督台账45项,强化全流程管理,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重点加强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城市燃气管网“带病运行”等专项整治,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强化监督,圆满完成“五经普”督导检查。持续优化政治生态评价机制,对14个地区和单位靶向预警,对1个地区重点约谈,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落实“两个责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聚焦深入落实市委“34456”发展战略及“1+9+6”攻坚之年实施方案,开展监督检查294次,推动解决阻碍振兴发展的问题1140个,助力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监督,立案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339件、处分335人,全力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靠前监督、服务推动重点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与本钢集团纪委互移问题线索12件、联合办案3起,与中铁(辽宁)本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化解涉民涉企问题182个,以纪检监察全域协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站稳人民立场 整治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取得新成效
2024年,坚持党委政府、纪委监委、职能部门“三责”联动,全周期全链条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多渠道排查问题线索1988件,办结率98.8%。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提级查办、挂牌督办等超常规措施,立案669人、处分589人、移送检察机关50人,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还利于民1.6亿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狠抓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突出问题,纵深推进全国及省市县“2+5+3+6”专项整治,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62个,督促职能部门整改问题491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62个。紧盯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强化台账管理、定期调度、综合评估、跟踪问效,推动职能部门上下贯通、系统联动办成一批好事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统筹“查、改、治”一体推进,做实个案剖析、加强类案分析,提出纪检监察建议315份,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制度1446项,推动深化改革、堵塞漏洞、规范行权。将集中整治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有机结合,持续释放“清风”品牌效应,深化拓展“阳光平台”服务治理功效,不断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强力正风肃纪 纪律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扣职能职责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学深学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协助市委召开警示教育会议,深化典型案例剖析,强化条例解读辅导,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精准问责党员领导干部和监察对象154人,规范审慎回复党风廉政意见2846人次。为63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跟踪帮助受处理处分干部2342人次,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紧盯顶风违纪、隐形变异,严查违规吃喝问题71起,全市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04起。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严肃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层层加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70起。坚持风腐同查同审同析同治,深挖彻查风腐一体、风腐交织案件41起。
充分发挥全市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联动协作机制作用,统筹规划“抗联路·清风行”等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做深做实“廉景”相融文章。建好用好廉洁文化场馆,打造以本溪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为核心,辐射全域纪念场馆设施的“本溪廉洁文化地图”,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教育效应。构建廉洁文化品牌矩阵,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立廉洁文化专区,依托“清风号”公交专线拓展宣传阵地,深入推进“清廉村居”等品牌建设,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