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在外的游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绪“回家过年”。这时,不管什么样的“诗和远方”,都不及回家过年来得雀跃;世界再大,也抵不过父母期盼的眼神和青葱岁月的温暖记忆。
刚刚上大一的小刘同学,早早就买好了回家的高铁票。19岁的他,人生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随着假期的临近,他开始越来越想家,想亲人,想家乡的美食。他说还没到家,妈妈就已经买好了他爱吃的水果、零食。当他回到本溪从本溪火车站出来的时候,看见火车站前面的广场上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市民们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记录山城美丽的夜景,由衷地说:“咱们本溪真漂亮!”
王笑笑这几天晚上每天都要跟妈妈通一个电话,沟通过年期间的“花样”生活。王笑笑是在海外读的大学和研究生,已有多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去年9月回国并在上海工作,所以今年回家过年是她最期盼的事。这几天她精心为家里的长辈和晚辈准备了春节礼物,并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春节心愿单。必吃单:妈妈做的酸菜炖大骨、溪湖沾卤炸串……必玩榜:爬平顶山看一次家乡日出,去东风湖铆爬犁……必做的事:恭恭敬敬地给奶奶、姥爷、姥姥作揖拜年,并给老人发红包,给家人做一顿自己的拿手菜……王笑笑的妈妈说,多年没和孩子过年团聚了,今年再也不用电话拜年了,这事想想就激动。
已经在上海安家的吴溪,今年早早就决定了带着媳妇和孩子开车回家。他是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本溪人,转眼间他已经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他说,往年回家过年他和家人都是坐飞机往返,今年开车回家,虽然比坐飞机辛苦一些,在时间上却更自由。得知吴溪要开车回家的消息后,吴溪妈妈在本溪也开始着手准备年货,她准备的年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儿子儿媳孙女回来要吃的,一部分是过完年给儿子一家带回上海的。她说,以往孩子们坐飞机往返总有想带的东西没带全,这次可是要把所有他们爱吃的都带上。
家住东明的杨森这几天有点紧张,在外地工作生活两年的儿子要带女朋友回家,这是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过年,得知这个消息,他们夫妻俩都很兴奋。“这是女孩第一次登门,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是有些紧张,不知道女孩的性格如何?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杨森告诉记者,为了这次见面,全家人将房间重新装扮了一番,并精心制定了菜单,以求给女孩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杨森说,作为家长,非常认可儿子找的女朋友,所以准备了一个相对较大的红包作为见面礼送给女孩,以表示欢迎。从小,孩子的奶奶就十分喜欢大孙子,所以她也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女孩。
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具乡土情怀和人间情意的一句话。回家过年,回到故乡,找寻最初始的动力。新的一年,年轻人又可以满血复活,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记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