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文化中国行】出门逛逛吧,本溪市博物馆春节期间“有你好看”

本溪市融媒体中心 本溪发布
2025年02月02日 08:22

图片



图片

春节这几天

大家是不是都是仨饱一倒

肚子见起

体重见涨

快别在家闷着了

市博物馆今年春节

为大家准备了活色生香的文化大餐

就等你来看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市博物馆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华·彩——辽宁省博物馆藏珐琅器专题展”在市博物馆一层1号展厅正在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珐琅器精品50件套,并配合展板介绍,从何为珐琅器,珐琅器源流、发展历史、造型、制作工艺以及装饰纹样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为山城市民品鉴珐琅器,了解珐琅器文化提供了难得机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珐琅又称“佛菻”“佛郎”“拂郎”“发蓝”,是一种复合矿物材料,由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珐琅器又称“金属胎珐琅器”,是以铜,少数或为金银为胎体,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制所得的复合型工艺制品。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珐琅工艺经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历经明、清两代发展,珐琅工艺逐渐成熟,取得辉煌成就,发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明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珐琅器造型变化多姿,气度雍容华贵,受到明、清帝王的喜爱和重视,一度主要作为御前用器,由皇家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或馈赠外国友人外,民间几乎无从觅得。清代晚期,大批御用工匠被遣散,民间才开始制作和使用珐琅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辽宁省博物馆甄选馆藏珐琅器50件套,时间跨越元代至当代,这些珐琅器极为精美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图片

为丰富春节文化活动,市博物馆配合“华•彩——珐琅器专题展”,还特别推出沉浸式看展新模式,馆内提供汉服租借服务,更有多个春节场景可供拍摄,免预约,汉服免费用!展馆还设置了非遗研学互动体验区、传统游戏体验区、“年味工坊”美食茶歇区等多个文旅新场景。汉服巡馆、围炉煮茶、好运投壶、掷币祈福、趣猜灯谜、甩龙表演、新春拓印……等多彩传统民俗活动与精美文物一起欢迎你走进博物馆,过个文化年!

图片

































END


图片

来源丨本溪市融媒体中心

监制丨于昭阳

责编丨张世威

记者丨蔡升升

摄影丨林林

部分照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编辑丨刘立鹏




图片


随手转发,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本溪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