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担起新的时代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全市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市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这一目标清晰明确,既立足本溪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对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取得三年行动的决战胜利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既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指标,也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的,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推动本溪振兴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明晰思路和坚定决心。为此,全市上下必须合力攻坚、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地完成这一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要大抓项目、提振消费。项目是牵动发展的“牛鼻子”。各县区各部门要把谋划项目、争取政策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两重”和“三类资源”,抓实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储备项目“三个清单”,推动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牵动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要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最大限度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逐个梳理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盯紧每个时段、每个环节,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提高开工率、复工率、投产率。要保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让项目建设热起来,让企业生产旺起来。同时,还要全力促消费,让市场消费“火”起来,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办好促消费系列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实现这一目标,要大抓产业、加快转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本溪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举、必由之路。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并重。大力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提升工程”,进一步细分产业规模、优化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千亿级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和钢铁原材料、装备制造及配套零部件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要强力推进工业“四项改造”,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实现这一目标,要大抓改革、优化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聚精会神抓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这一指示为我们破解制约本溪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金钥匙。改革是本溪实现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也是破解难题的治本之策。我们要坚持改革破局、开放破局,着力推出一批具有本溪辨识度的改革成果,以改革开放赋能振兴发展。本溪改革的关键还是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切实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环境。
蓄势待发,正当其时。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中,全市党员干部要扛起责任担当,尽最大努力,尽一切可能,全力交出决胜之战高分答卷!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