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增进民生福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把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回眸过去一年——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其中,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分别达到74%、3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维修改造40个老旧小区,改造车行道、人行道30万平方米,供热、燃气等管网373公里;持续化解“不能办证”问题,新增办证2253户;组织惠民演出、全民健身活动近300场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排名全省第2位;办成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民生实事,老城区白天更加干净整洁,夜晚更加亮丽热闹,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本溪正在变得一天比一天好。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我们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做好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工作。打好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就应该在哪里,盯紧重点民生领域,补齐民生短板,守牢民生底线,一件事一件事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让三年行动的胜利成果更多更好地惠民利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 努力让“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的人间美景越来越靓丽。
本报评论员
下一篇:市援疆工作队召开全体干部人才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