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之战特别报道之八

金融赋能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打通金融血脉,将更多“活水”注入到全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有力金融支撑,肌体循环才能更顺畅,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强劲有力。今年,全市金融系统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市“34456”发展战略,找准定位、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在金融助力坚决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本溪新篇章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本溪金融监管分局表示,将通过调研座谈、出台文件、开展银企对接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特别是加强对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等领域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将深耕县域,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围绕林下山参、优质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优化金融服务;通过出台指导性文件、持续强化监管引导、推动养老业务加快发展、提升金融基础服务适老化水平等方式, 助力养老金融发展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存量增量政策作用,推动科技金融增量扩面;立足本溪地区资源禀赋,加大绿色金融多元化产品供给;重点推动地方性法人银行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开展数字化转型,提高数据应用深度,着力写好“五篇大文章”。将做深、做实“两项融资机制”,持续加大稳楼市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摸清本溪地区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统筹落实好续贷政策、尽职免责制度。为大幅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将持续规范车险市场秩序,着力解决出租车、大货车、新能源车等高风险车型投保难题;结合中药材、优质米等本溪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加快发展消防等重点领域责任保险,推动安责险制度落实,促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此外,还将继续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既要做好金融宣教,也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产品准入、销售行为的全面监管,既管“有照违章”,也管“无证驾驶”,实现标本兼治,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力做好金融消保工作。

作为地方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本溪银行将立足实际,从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提供金融服务。一是推动贷款业务场景化建设。筹备建立科技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探索接入工商、税务、社保等业务办理机具,提供免费会议室、办公工位、免费WIFI等,从金融服务延伸至小微企业基地服务,努力实现“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小微企业服务;创新数字金融产品,将金融触角通过数字化手段延伸到每一个金融场景。二是推广网点转型升级。利用数字化工具,探索推动智慧厅堂建设,提升网点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力争把每个网点都打造成具有较强战斗力的“航空母舰”。三是加大“两重”“两新”支持力度。聚焦企业经营基本面,多举措拓展省内优质客户。聚焦场景和产业链客户需求,依托核心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施协同管理,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全省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的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 刘枫林 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