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早6时,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石桥子农贸大集的石板路上已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我市石桥子街道下石村五组,这座占地9.6亩的老牌市集正以独特的市井韵律,书写着四十载光阴里的时代变迁。当大学生们背着书包涌入市集,当非遗糖画艺人的铜勺在石板上画出新时代的年轮,这里早已超越了传统农贸市场的范畴,成为本溪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石桥子农贸大集最初为方便石桥子地区农副产品流通而建,已形成40余年,目前固定商户100余家,经营品种众多,肉鱼蔬果、五金百货、服装日用等应有尽有。此外,时令山野菜、家禽、蔬菜等更是吸引着众多顾客,从各地驾车而来采购。
石桥子农贸大集的美食区是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地方。“10元管饱”的消费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现烙的玉米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秘制猪头肉卷饼让人回味无穷,滋滋冒油的大烤肠更是深受欢迎。近年来,该市集为周边高中陪读家庭提供了便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节省了不少时间,切实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随着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科技学院等高校的入驻,大集迎来了新的活力,每到周三、周日开集日,大学生们纷至沓来,为这个老牌市集增添了青春的气息。他们在这里品尝美食、挑选商品、交流互动,让大集成为了“传统市集+青春消费”的特色场景,让老牌大集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大学生化身为早市的摊主,他们售卖各类手工艺品,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大集也成为大学生们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结识朋友的社交平台。
文化体验成为石桥子农贸大集新亮点。每到春节前夕,春联、福字、红灯笼等年货摊位热闹非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非遗糖画艺人以勺为笔、糖液作墨,在石板上快速勾勒,转瞬间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引得人们驻足围观,让人们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十载春秋流转,石桥子农贸大集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当晨光再次洒向市集的青石板路,糖画艺人的铜勺依旧在舞动,大学生们的笑声依然回荡。这座承载历史记忆与青春活力的市集,正在以独特的韵律谱写新时代的市井故事。
本报记者 佟彤 摄影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