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英雄的无声丰碑

——访望溪公园保洁员刘轶亚

4月12日中午,雨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我市望溪公园的纪念碑前,52岁的刘轶亚正在雨中进行清扫,雨水顺着她的雨衣帽檐连珠落下,溅在她的蓝色鞋套上。在纪念碑前工作的日子里,刘轶亚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本来昨天我就把台阶上的树枝都给扫干净了,结果今天下雨刮风,这台阶上又落了好些树枝,我下午还得再清理清理。”记者跟着她从纪念碑底拾级而上,她看着台阶上散落的树枝不好意思地说。在湿滑的台阶上她步履矫健,看到明显的杂物和树枝还会随手捡起。“我的目标就是让纪念碑前干干净净,让来这的游客能感受到这里的庄严和肃穆。”

2023年从本溪市电子局无线电五厂退休后,刘轶亚选择继续工作。她原本就是望溪公园里的常客,偶然间看到公园的招聘信息,便想着来公园里工作。“这里能看到绿树,能听到鸟叫,还能锻炼身体,我就来了。”刘轶亚带着这样朴素的念头开始了她在望溪公园的保洁工作,被分配到纪念碑区域清扫的这些天,刘轶亚的心情发生了改变。“我一看见纪念碑上的英雄前辈们,就觉得特别激动,是前辈们用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刘轶亚红着眼眶说:“能在这里打扫一天,我都会觉得无比自豪和荣幸,对革命烈士们的这种敬仰的心情,我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一腔无法言表的敬仰和感恩,最终都沉淀成日复一日地弯腰、捡拾、清扫。几百级台阶、纪念碑周围地面的每一处砖石、纪念碑底的两百多米的园内道路排列组合成刘轶亚心里的守护地图,她要让这些地方都干干净净。“今天下雨,正好适合扫除台阶上的灰尘,一会再好好借着雨水清洗一下,路面能干净不少。”

这样用心清扫的刘轶亚时常受到游客们的点赞,因为她每天都会多次从纪念碑底爬到顶端,与游客们数次相遇,很多游客便熟悉了刘轶亚的面孔。刘轶亚笑着和游客打招呼、聊天,这一和谐的瞬间在纪念碑的映照下,伴随着扫帚清扫台阶的哗哗声,将厚重的历史与当下的幸福生活交织成了跨越时空的和弦。

作为市住建局运行服务中心公园广场所全面推进“精细化+人文”管理模式的生动注脚,刘轶亚的工作日常恰是近年来公园广场展开创新治理的缩影。园内的座椅设施更新、环境卫生提升、绿化剪枝造型等一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公园增添了人文的温度。如今,游客们越来越高的游园满意度背后,是几十名“刘轶亚”们在晨昏间的守护。

本报记者 马小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