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镇拐磨子村村民李明德老人70岁的生日宴上,乡亲们纷纷前来道贺,原先寿宴上常见的烟花、爆竹、流水席被换成水果、糕点、唠家常,浓浓的乡情丝毫不减。

  办寿宴这事儿要放在多年以前,在拐磨子村却是另外一番情景。那时,滥办酒席,变相收礼之风在当地比较突出,不仅铺张浪费,引起攀比,还加重了群众经济负担,用村民王文福的话形容便是“活受罪”。“既要帮忙操办又要随礼,乔迁新居、儿孙增岁、升学参军等酒席让人一眼望不到边,挣点儿钱全砸在人情上。”

  这些不良现象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重视。镇党委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弘扬时代新风,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无事酒”滥办的蔓延之势,自2015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大力推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新风尚,他们向12个行政村发放4万余份《村规民约》宣传册,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LED滚动字幕、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使治理大操大办工作家喻户晓、路人皆知。

  如今,在古城镇,人们对满月宴、升学宴、从军宴等“无事酒”说“不”,乡风得以不断净化,走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关键一步。“别人都大操大办,自家从简怕被笑话;随出去的礼钱收不回不甘心……这些问题随着文明风气的慢慢传开,逐渐淡出村民的生活。”双岭子村村支书李东升说。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