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带领下,我市各银行机构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村民实际金融需求,并从“信用村”、助农取款点、扶贫模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村民享受到不出村、无风险、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

  “信用村”,让村民贷款不再愁

  “‘信用村’的好处就是讲信用的农户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信用贷款。”桓仁满族自治县老黑山村村民老王高兴地对记者说。

  老黑山村村民主要从事大榛子种植,由于村民信用记录良好,老黑山村成了邮储银行信用村建设的首批对象,村里不少农户成了信用户。“有了‘信用村’这块招牌,到银行申请贷款不仅手续简化,贷款方式也更加灵活了。这是让全村人骄傲的一件大事。”村负责人对记者说:“以前,一个农户每年可以申请的贷款额一般是3万元左右,还要抵押担保,利率也高。现在,不仅贷款办理手续简化,信用户还能获得最高10万元贷款,以及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优先受理、快捷方便等优质服务和保障。”

  目前,全市已有像老黑山村这样的“信用村”17个,先后有527个信用户获得发展资金298.62万元。

  助农取款点,让村民取钱从“出远门”变成“串个门”

  “小玲,给我取500块钱。”明山区卧龙镇兴隆村村民黄成彪一大早来到村医于玲玲家中,递给她一张银行卡。于玲玲接过卡在一台小机器上一按一刷,接着拿出500元现金和机器打印出来的小票,连同银行卡一并还给了黄成彪。

  “过去取钱,得开摩托车去县城,来回10多公里地。自从她家装了这个机器,我串个门就能取款,真方便啊!”黄成彪表示,自打村里设置了这个助农取款点,他每个月都准时去她家取养老钱。

  黄成彪所说的“机器”,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布放的“助农取款点”电子机具,该电子机具不仅可以缴水电费、转账,还具有帮助村里老人支取养老钱等多项服务功能。

  据了解,我市金融机构通过布放电子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农家店、小商铺等便民场所设立助农取款点,将金融服务网点延伸到农民家门口。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543个助农取款点,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服务农民累计121654人。

  扶贫模式,从“输血式”变为“造血式”

  “我正为没钱买大榛子苗发愁呢,碰巧遇到来镇里走访的桓仁农商行工作人员,他们按照我的实际情况给我贷了款……”沙尖子镇村民徐胜泽告诉记者,在桓仁农商行的帮助下,他现在年收入有10万多块钱,还买了小轿车,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特色产业有了专项贷款、特定人群有了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越来越便捷……通过创新开发精准扶贫金融产品,我市各银行持续加大扶贫贷款支持力度。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与两县扶贫办对接,开发了“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农户或专业大户+银行”贷款新模式,为现代农业、种养殖业等提供金融服务,助力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本报记者 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