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31日,本溪全境解放。连年的战争几乎把本溪煤铁公司(本钢集团前身)的生产设备破坏殆尽,日本人撤离时把铁水凝固在高炉里,苏联人把所有重要的设备洗劫一空。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当家做了主人的炼铁工人迸发出无比高涨的劳动热情,打响了恢复生产支援全国解放的战役。
不到一个月时间,工人们收集献纳各种器材11185件,随后开展修建生产竞赛活动,用双手清除了炉膛内的80多吨凝铁,用双肩担来几百吨耐火砖,用聪明才智找正了偏离中心线的炉喉,从溪湖到工源的烟筒一个跟着一个地冒了烟。1949年7月3日,本钢2号高炉修复竣工,点火投产,4日下午流出了属于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10月1日,本钢1号高炉恢复生产,摧毁了日本叫嚣“只能在这里种高粱”的狂言。红彤彤的铁水,映红了山城本溪,映红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4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本溪隆重举行庆祝本溪煤铁公司开工典礼大会,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大会题词——“为工业中国而斗争”。
1949年,本溪煤铁公司生产生铁4.48万吨,占当时全国铁产量的六分之一强。1950年初,本钢炼铁厂的日产生铁量已经超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高产量的167%。1952年产铁23.1万吨,是全国193万吨总产量的八分之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工源厂两座高炉及附属系列工程被列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单炉炉容由日伪时期的758立方米增加到920立方米,1956年、1957年三、四号高炉先后投产,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交通、机械制造、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建设发展。1972年1月,本钢五号高炉投产,炉容2000立方米,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高炉。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本钢生铁年产量一路攀升,以不到全国1%的高炉总容积,承担起了全国1/4的统配铸造生铁和1/2球墨铸铁用生铁的生产任务。而本钢的一号、二号两座高炉也连续30年保持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旗高炉”“功勋高炉”。由于本钢生产的铸造生铁低磷、低硫,有害杂质少,物理性能好,化学成分稳定,因此被称为“人参铁”和“药引子”,誉满中外。
伴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本钢炼铁工序加速驶上了现代化改造的“快车道”,年产生铁由1978年的不足200万吨,跃升至2018年的1600万吨, 40年间相当于再造了8个当年的炼铁厂。而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推进工艺装备革新,本钢的炼铁工序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一、二、三、四号高炉等功勋元老陆续谢幕,而六号、七号、新一号等现代化大型环保高炉则先后登场,成为“人参铁”生产的主力军。曾经在40度高温、90多分贝的厂房里与落后的设备“斗智斗勇”的炉前工们,如今坐在装有空调的控制室里,操作着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化设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生产。
目前,本钢板材炼铁厂拥有4座大型现代化高炉,总容积达13047立方米,本钢北营炼铁厂拥有两座总容积5700立方米的高炉,生铁产能在国内同类型钢铁企业中名列前茅。同时,一代代本钢工人不断探索炼铁工艺的前沿技术,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先后进行了高炉指挥系统处理与过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高炉上料系统主卷扬使用“微机全数字控制交流装置”、烧结机生产设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等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改造与应用,使本钢集团炼铁工艺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018年,本钢集团炼铁工序入炉焦比创下373公斤/吨的纪录,燃料比也连续刷新纪录,跻身国内钢铁行业“第一梯队”。特别是本钢板材炼铁厂新一号高炉,炉容4747立方米,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12,创下日产生铁过万吨的高产纪录,成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高炉王”。
本报记者 郭丹 尤勇 文 李龙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