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提起桓仁满族自治县,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认为那是个穷山沟。该县逐渐富裕起来,也多半是依靠人参、大米,而如今,大榛子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当地人致富的“新宠”。从引种试验,到示范推广,再到产业化发展,大榛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桓仁境内的主导产业,更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标签,一个地域符号。

    桓仁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大榛子种植基地,截止2017年年底,桓仁县大榛子种植面积达到2.7696万亩,年产量187.85万公斤,综合产值4625.2万元。

    每到大榛子成熟的季节,一树树翡翠似的绿叶簇拥着一串串小灯笼般的榛果,映在浑江两岸的大地上。一颗颗小小的“致富果”,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穷山沟变身“绿富美”的动人奋斗故事。

    大榛子种植技艺世代相传

    仲春时节,树木吐出新芽,山里不时传出杜鹃鸟的叫声,召唤着农民们走进农田,开始忙碌的插秧工作。

    然而,在位于县城东部的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村民柳伟没有忙着插秧,而是和父亲柳茂全一起移植大榛子苗。他家是第一批种大榛子的农民,经过15年的不断摸索和积累,柳茂全已经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大榛子种植好手,他创造的剪枝法备受当地榛农推崇,柳伟的一身好本事正是得益于父亲。

    “俺们这地方气候好,四面环水,对大榛子的生长最有利,结出的大榛子果大、粒饱,营养价值高。”说起大榛子,柳茂全又兴奋起来,眉宇间透出一股从容和自信。每年一到这一时节,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找他去做技术指导,他的育苗、栽培、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经验还得到一些技术中心的认同。“我现在年纪大了,也只能做一做技术指导,家里的几十亩大榛子地都交给孩子们打理。”柳茂全说。这些手艺成了一家人的新生存之道。

    “现在大榛子就是俺们生活的全部。”柳伟说,“一年到头就这样赶着时间挣钱,日子幸福着呢!”关心大榛子品种,操心地里的果子,惦记市场价格,现在,不光是柳家人,桓仁境内每一个榛农的生活都是以大榛子为中心。栽植、打理、采摘、销售……一切都因为大榛子而忙碌着。

    “大榛子书记”带民铺就增收路

    说到大榛子产业,总也绕不开老黑山村的党支部书记王福全。2004年,王福全开始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在此之前,受到山多地少、交通闭塞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村里几代人一直沿袭种植玉米、大豆等常规作物,经济效益非常差。

    王福全四处走访,苦苦寻求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苦心人,天不负,细心的王福全发现老黑山村四面环水,全年日照充足,气候湿热,极适宜培育坚果类作物。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调研论证后,王福全决定引导乡亲们试栽平欧大榛子,他一门心思想帮助大家早点过上好日子。

    但是,现实却给王福全浇了一盆冷水。在封闭保守的老黑山村村民看来,世代祖传的土地不种粮食改种榛子,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召开再多次的动员会也无动于衷。一些老辈村民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问:“你是吃米长大的,还是吃榛子长大的?”“那东西能填饱肚子吗?俺们看你是想钱想疯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转变乡亲们的观念,王福全自掏腰包带领村里党员和产业大户到大梨树村实地考察学习,增强他们发展大榛子产业的信心。回来后,王福全向上级部门争取补助政策,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自家亲友率先栽上120多亩大榛子。

    “那时我们也是被王书记感动,才敢跟着他试种大榛子,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就永远不能忘记他。”村民王海龙说,现在,依靠大榛子,他家每年都可以收入10多万元,家里早已盖起了13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买了新车。

    2007年,随着老黑山村的第一批大榛子赚到了钱,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纷纷在自家的耕地和荒山上栽种大榛子。“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2010年,全村的榛子一共卖了500多万元,我总算没有辜负老百姓的信任,但也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王福全说。

    如今,老黑山村这一特色产业的栽培面积已达到3600亩。2013年,老黑山村凭借大榛子产业发展优势和强力示范带动作用,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致富果”遍地开花

    随着老黑山村致富故事的流传,大榛子这颗“星星之火”迅速在桓仁大地上呈现燎原之势,沙尖子镇、雅河乡、黑沟乡……大榛子走到哪儿都备受“宠爱”。

    然而,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些技术管理和市场销售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老百姓利益,各乡镇引导农民依托产业大户注册成立大榛子专业合作社,定期组织社员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引导他们进行有机无公害种植和管理,并筛选出达维、玉坠等5个优质平欧大榛子品种,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经济收益。

    当地人认识到,制约大榛子产业发展的最大技术瓶颈就是运输过程中的榛果保鲜难问题。对此,各地纷纷争取资金建起大榛子储存库,将新鲜的平欧大榛子储藏起来,待到冬季价格高时推向市场,再一次保障了榛农的利益。“桓仁大榛子名声在外,这些年的确给农民带去了实惠,但是过去我们的产品多是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有限。 想要真正实现突破,必须要在科技创新上做足文章。”王福全说。

    针对技术研发问题不足的短板,该县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引进技术企业,对接科研院校,请专家对生产的平欧大榛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为平欧大榛子深加工寻找科学依据。大榛子露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的研发,极大的丰富了大榛子产品形态,也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