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多年来,小微企业一直求“资”若渴。

  纵观传统融资方式,由于金融机构注重放款时对抵押物的评估,让很多以“轻资产模式”运营的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即使一些企业拥有有效抵押物,也因贷款手续繁杂,审批、放贷时间过长等原因无法解燃眉之急。

  在2019年全市“金融拉练”有序展开的背景下,我市部分银行机构努力融合多方数据,搭建融资平台,来纾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痛点”。他们首先对本行系统内的企业客户进行梳理,主动牵手信用好的小微企业,发放线上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满足了部分企业客户的用资需求。之后,他们又与税务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引入企业纳税数据,研发了线上产品“云税贷”、“纳税e贷”等,让更多信用良好企业“秒”获发展金,解决企业“小、急、短、频”的用资需求。

  银行业在利用大数据方面的探索,不仅做到了融资放款快,还降低了贷款不良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银行业对于小微企业融资的顾虑,“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现象也将随之减少。

  银行通过大数据平台为企业融资,潜力无限。试想,如果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参与进来,“信息孤岛”势必被打破,届时,我市银行机构就可以在综合运用征信报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保险金数据、企业住房公基金数据、企业日常水电费缴纳数据、环保数据等分别“建模”,通过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为其精准“画像”、融资。

  在科技盛行的今天,希望政府与银行早日实现信息的频繁互动,帮助银行搭建数据平台,开发更多产品,纾困民营小微融资的燃眉之急,助力城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