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脚底下踩的这个地方,原来就是一片大水沟。水沟能有六七米宽,水从山上流下来,经过这个大沟,一直到下面转山小桥的位置。这也是‘转山沟’名字的由来。后来连片的棚户区改造,这个地方也被石板盖上了。”在转山路附近,工人街道新麓社区党委书记范田用脚点了点脚下的土地对记者说。在她的正前方是一个大型广场。“这个金凯达广场总面积有3000平方米,咱们社区搞些文体活动、居民健身都在这。你能想象这地儿以前是一大片小矮房吗?”
2005年,转山地区作为集中连片棚户区,成为全市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在短短3年时间里,这里的2598户居民告别了低矮潮湿的“蜗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截至2008年,转山地区实施棚户区改造20余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7.5平方米提高到37.5平方米,新住宅区实现了学校、医院、道路、交通和供水、供暖的配套完善,百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
“当拿到新房钥匙时,觉得难捱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头!”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曾是转山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虽然跻身市区,但直至2004年,这里还是一片平房区,上世纪50年代盖的土石房、砖木房、简易房“超期服役”,居民们居住的条件非常恶劣。
“道路都是土路,路中间是好大一条污水沟。夏天蚊蝇丛生,街头巷尾四处堆满垃圾。”一直住在这一地区的“老棚户”、新德社区党委书记张金玲说。“上厕所,几百户居民共用两个旱厕。早上大伙儿捂着肚子在门口排队,有时候要等10多分钟。赶上下雨天,得往地上铺砖头,踩着砖头上厕所。”
为让更多棚户区家庭早日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我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紧抓实,不遗余力地推进棚改搬迁建设。
“那时候棚改是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通过‘党员进万家’等活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进棚户区,没日没夜地开展统计、登记等工作。” 张金玲回忆道。
如今,曾经密密麻麻破旧的小房、泥泞狭窄的小道消失了。早起点炉子、排队上公厕的日子也成为永久的历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头一次体验到了暖气,头一次在家里用上自来水。
坐在自家床上,新家源29号楼的回迁居民、68岁的安玉华老人回忆起当年棚户区生活的辛酸时恍如隔世。那时,一家四口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里,每到冬天冷风便会从开裂的墙缝里“呼呼地往屋里灌”,屋里的墙面上都结了冰。
“现在的房子有70平方米,有地热有自来水,不漏雨不漏风,住着别提多舒服了。”安玉华笑逐颜开地对记者说,“当拿到新房的钥匙时,觉得难捱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头!”
“不仅要让百姓住得进,还要住得稳”
棚户区改造工程不仅仅是拆旧建新那么简单。让棚户区百姓感受到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他们打造安居宜居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实施棚改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棚户区改造建设中,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居住功能、美化人居环境贯穿工作始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实施片区整体改造,通过棚改实现改善居住条件与提升生活品质的双赢。
“以前,转山地区居民想去站前,要从育阳坐小客,或者走到崔东再坐小客。”范田对记者由衷地感慨道:“路还特窄,车辆一来一往都勉强。买东西得去转山路上的副食商店,或者去站前买。”
经过市区相关部门前期的网点规划、经营定位,从2008年开始,大商超市、天华义务小商品城、金凯达超市、华联超市等商场超市陆续在转山地区营业,标志着我市棚户区商业改造再结新硕果;改造和新建的道路又宽又平,38路公交车直接开过转山地区主干路;配备了医疗、养老、购物、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网点,新建了休闲娱乐广场,新增了绿化面积……
“你看,现在停车的那个地方原来是小土包,画壁画的地方原来是个偏厦儿……”转山地区的沧海桑田,在范田的讲述中生动而清晰起来。
夜色降临,金凯达广场上人声鼎沸,这些曾经的棚户区居民载歌载舞,欢快的乐曲唱响美好新时代。
本报记者 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