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是座山城,大山文化养育了本溪人的朴实、憨厚、实在;百年工业发展又造就了本溪人的守纪律、懂规矩、任劳任怨。交汇融合,铸就了本溪地区的民风特色。“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做事”,本溪精神的表述语,概括了本溪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
从功勋城市到转型先锋
新中国成立之初,本溪的钢铁产品在全省和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第一辆汽车……都深深刻有本溪烙印,这是一座实打实的功勋城市。
改革开放初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本溪人在阵痛与彷徨中寻找方向。“关广梅现象”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姓“资”姓“社”的大讨论,本溪成为全国首批“优化结构试点”市。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待城市转型的方向一脉相承。本溪人不断地在招商引资、项目落户、争取政策等经济主战场上打开眼界,解放思想,锤炼自己。当前,本溪市委、市政府正在带领全市干部和群众,聚焦争先晋位,推进本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从封闭自赏到开放创新
本溪是个典型的洼地城市,地理上的封闭性给人们心理上也带来封闭。在市场经济阶段,这种封闭制约了城市经济的活力。21世纪开始,在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思想解放成为本溪的重头戏。
之后,本溪市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走出去,城市走出去,往沈阳方向发展。“中国药都”建在沈阳和本溪的中间,就是这个道理。市场导向驱动本溪融入沈阳,推进沈本一体化是本溪人潜心的追求。
近年,本溪把优化营商环境当成重中之重。山城人用特有的实在与憨厚,谱写“大山引来金凤凰”的佳话。2017年,总投资约20亿元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项目落户本溪,成为投资又过山海关的先驱。
从一柱擎天到“三都”鼎立
本溪,因钢而立,因钢而兴。本溪先是提出:不能“一柱擎天”,要“多柱共撑”;后来,提出“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中药、旅游等三大接续产业”;最后,明确为建设钢都、药都、枫叶之都。
钢铁仍是最大的优势。这里钢铁资源量多质优,产业基础雄厚。困难只是缘于技术、管理、工艺和品质的落后。本溪市委、市政府始终全力支持本钢老产业改造升级。目前,本钢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溪钢铁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意义。
高密度的中草药资源和丰富的风景资源就是本溪市新时代的金山银山。11年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本溪人在沈阳和本溪的中间节点建起了“中国药都”,集研发、孵化、生产、商贸物流、中介服务和教育培训等于一体。本溪充分利用城市人群的森林情结、乡村情结来发展旅游业,织就一张返璞归真的吸引力大网。
两个新兴产业同属朝阳产业,本溪人正在以久久为功、滴水穿石的定力和韧劲儿、以“一张蓝图绘到底”“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把概念、规划、图板逐渐变成现实。
从生产型城市到宜居型城市
上世纪80年代,《经济日报》刊发了一篇著名的报道《本溪知何去?茫茫烟尘蔽》,记录了计划经济思维下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给本溪带来的恶果。之后,国家投入了大批治理资金,但本溪环境真正的好转还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十一五”以来,本溪市委、市政府忍痛关闭了一大批钢铁厂、水泥厂、选矿厂和造纸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为最高原则。
天然林保护工程、蓝天碧水工程,加上辽宁最高的森林覆盖率、集中多样的旅游资源,让本溪成了优秀的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如今的本溪,已成为全省水源涵养基地,各项空气质量指标均位列全省前三名。
21世纪以来,政府的强力推动,使本溪新区的大片住宅区逐渐成为人们的购房热点区域。原来有条地方工业集中的“地工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道路两侧也全变成了生活区。在建设新城的同时,本溪一直不放弃改造主城区。经过几轮棚户区改造,老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本溪,从一个“卫星看不见的城市”,已变身为“让人看不够的城市”。(转自辽宁日报)
辽宁日报记者 张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