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编为《一元钱》,引发热议。很多人表示,这是与时俱进,毕竟当下已经找不到一分钱了,改成一元钱更容易让孩子理解;也有人质疑,这样改编经典,难道不是恶搞吗?

  何为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历史选择出来最有价值及代表性的作品。经典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是人们心中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符号。由知名儿童歌曲作家潘振声于1964年创作的《一分钱》,歌曲以朗朗上口的歌词与轻快的曲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几代人拾金不昧的价值观,传递着人们的成长记忆,被奉为经典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经典作品背后,除了教育孩子们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外,也在还原着历史。歌曲创作的时代,“一分钱”指的其实是共产党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精神的延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精神被下一代继承为“一分钱也要交给警察叔叔”。因此,当时《一分钱》的手稿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这样的经典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成“一元”,其间的历史传承意义荡然无存。

  此外,随意篡改他人作品也涉嫌侵权。忠于历史、忠于时代是文化传承的前提与责任,此等恶搞之风不可长。儿歌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简单地从表面进行理性认知,更深层次在于加强孩子内心深处对经典、对优秀品质的尊重与理解,从而起到教育示范作用。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一块钱相当于十块钱的那天,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再也说不清“一分钱”在那个特殊年代到底能获得什么的那天,再回想这种改编经典的草率做法,难道不是一种令人唏嘘的教育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