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寒意渐浓。眼下,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镇境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站在高山上极目远眺,远处的稻田换上了金黄的外衣,阵阵稻香随风飘散,向世人展示着丰收之美。
在洼泥甸村,一块“东北水稻第一村”的石碑静静立于村口,默默地记录着村庄的变迁。“俺们村已经拥有2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还曾是清朝时期的贡米产区呢!”言谈间,难掩村主任戚则信的自豪之感。
据记载,清同治末年,当地居民开始试种水稻,经三年不懈努力,于光绪元年在该村喜获成功,从此,这里迅速掀起水稻种植热潮,并逐渐推广延伸至东北各地,至此,这里便有了“东北水稻第一村”的美誉。
近年来,古城镇依托水稻培植历史,秉承传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丰富水稻文化内涵,通过更新水稻品种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将优质稻米这张“白金名片”越擦越亮。
“水稻还没收回家,就已经接到好多收购订单,根本就不愁卖。”农民李景文望着金黄的稻田笑着说。今年春季,该镇大胆鼓励引进水稻新品种,并积极尝试“水稻+鱼”模式,让农民获得了稻米以外的另一份收入。
还没走进新江村村民苏宝文家的香菇大棚,香菇散发的怡人清香早已扑鼻而来。待走近一些,一个个香菇便映入眼帘,仿佛一朵朵富农之花悄然绽放在飒爽金风中。
苏宝文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的香菇一直不愁卖,拉到村边冷库就有外地客商收购。自六月份以来,他们全家每天早晨五点进棚,晚上九点出棚,辛苦劳作让近4万斤香菇,收入8万多元。“看着满大棚的香菇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再苦再累点儿也值得。”苏宝文和妻子一边采摘香菇一边笑着说。
在二道沟村,500亩防风和白芷即将成熟,收割后将被运往安徽亳州。“去年卖得很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药香飘到了遥远的安徽,这都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村党支部书记耿世利自豪地说。
短短十年,全镇优质稻米种植面积扩大至2万余亩,新江村香菇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平地人参、防风和板蓝根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三大富民强镇主导产业的年经济收入高达4500余万元,让当地农民年平均收入高达5余万元,终于可以买得起楼房,开得起轿车,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