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爽老师的9千里风与月

    马爽是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老师,她来托里的唯一原因就是喜欢新疆。大学毕业之后,曾经有机会,她和爱人在新疆呆了三个月,行走了三个月,走遍新疆的山山水水,新疆的大美深深吸引了她,融入她的生活之中、生命之中。

    报名援疆,尽管孩子还小,尽管她有许多的不舍,她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在托里二中,她以蓬勃的青春力量很快融入学生之中,孩子喜欢这位来自远方的老师与朋友。在托里,她也时常牵挂留在本溪县的孩子。女儿大了之后,懂得了思念,每一次在幼儿园画画,无论画什么都要画上一颗心,并且在心上写上两个字妈妈。可是,回到县里,回到孩子的身边,她又牵挂托里的孩子,托里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

    两地相思,两地乡愁。

    今年暑假回托里,她有了第二个孩子,医生明确表示,月份太少不能够坐飞机。开学在即,远方孩子的目光是她的牵挂,她决定坐火车回托里。从沈阳到北京,从北京到陕西,从陕西到托里,她一边走一边休息,即使这样每到一个停车站,她都必须下车吐一次,吐完了继续上车,一边吐一边走,整整走了7天才回到托里二中。

    爸爸妈妈实在心疼女儿。在沈阳市公安局工作的父亲喜爱自己的工作,前几年心脏支架手术家里人让他提前退休,他没同意。但是,看到怀孕的女儿一个人在托里生活,爸爸无言地提前办理退休,和马爽的妈妈一起来到托里陪伴女儿,照顾女儿生活。

    马爽说,那一刻她深深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与厚重。在托里的日子里,她感谢丈夫、孩子、公公和婆婆,亲人的爱与理解永远是她的支撑。

    马爽说过,一个人援疆,其实是全家在援疆。

    在托里援疆的每一个教师的身后,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有一座珠穆朗玛峰。

    李远敬80岁的母亲手术,老人只有一个儿子,他想请假回去。可是孩子没有人上课。家里的姐姐支持他工作,把老人的事情安排得非常细致认真,不让他分心。

    本溪中等职业学校的王天举和孙旗夫妻俩一起报名援教托里二中,双方父母年龄都大了,没有能力帮助他们照顾孩子。夫妻俩一商量,把孩子也带到了托里,三口人一起援疆。夫妻俩在托里二中教物理课,孩子在二中的小学部上学。采访的时候,孩子就静静地坐在父母身边,一句话也不说。离开家乡万里,离开少时的伙伴,孩子有一点点孤独与寂寞。父母似乎并没有领会到这些,他们一直牵挂的是女儿的舞蹈、钢琴课在托里上不了,内心有一丝丝歉疚。

    谈起援疆教师,托里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李彩丽说,本溪援疆教师对托里二中教师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从教育理念的冲击到教育方法的冲击。从本溪同行的教学实践中,托里教师感悟到,课还可以这样上,教材还可以这样讲。

    远方并不远,走多远也走不出老师关爱的目光

    本溪教师走进托里,托里孩子走进本溪。

    教育援助托里,本溪探索多种有效的方式与途径。2011年开始,托里县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本溪一中插班学习,每批次3名托里县学生来到市一中学习,其中燕雯考上清华大学、李志遥考入中南大学、汪婧考入新疆石河子大学、其他人也考入本科院校。

    燕雯考上清华大学仿佛是丢入托里二中平静水面的一块石子,它留下的涟漪至今在托里人的心头荡漾。

    燕雯出身托里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在公路部门工作,母亲作一点小生意。能够考上清华大学,她真心感谢本溪一中的老师与同学。燕雯说,在本溪一中学习的三年是她生命中最难忘的三年,老师与同学的爱让来自万里之外的她并没有孤独与寂寞。高三的一段时间,她心理压力大,班主任老师常常陪她散步,陪她聊天,化解她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本溪一中,不但给了她飞翔的天空,还给了她一双有力的翅膀。

    幸福的是,从2018年起,每年能有16个托里的孩子走进本溪的校园,在市一中就读的5名,在市高中就读的5名,在本溪县高中就读的3名,在桓仁县一中就读的3名。到本溪读书,对于托里二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向往,一种美好。

    29个大学生与托里的情缘

    托里县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位于新疆著名的老风口附近,离老风口只有4公里。这里的风非常大,怕上学的孩子被风吹走,临出门,家长要在孩子的书包里装满石头。

    辽宁科技学院的14名大学生在这里度过4个月的支教生活。2018年,为了满足托里县教育的实际需求,辽宁科技学院面向专业对应的各个学院,定员定岗择优推荐选派汉语言文学、音乐、美术、英语等专业的29名大学生走进托里。

    刘爽是29名大学生之一,她就读于辽宁科技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援疆工作队领队辛耕赴学院演讲动员,号召大学生为新疆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才智,刘爽被辛耕的演讲感染了,支教来到多拉特乡。在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她直接被分配到德育处工作,是德育处的副处长。

    赛力克·胡尔班校长说,大学生是教学主力,如果没有他们,单靠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教学就成问题。对实习支教的14名大学生,他充满信任与感情,把自己的宿舍倒出来给大学生住,自己和学生们一起挤在8个人的学生宿舍。

    实习结束的时候,他没有按规定比例发放优秀实习证书,他给14个孩子都发了优秀证书,他说,14个孩子都优秀。至今,他依旧对14个孩子充满了不舍。他说,附近的学校有3个实习的大学生留下了,可是我没有这个福分,语气中充满遗憾。他认实习大学生马加楠为干儿子,儿子工作了,他非常高兴,儿子结婚的时候,无论有什么困难,他也一定要去参加婚礼。

    14名大学生离开的那天,学生和家长早早地赶到学校,恋恋不舍地围住老师。那一刻,14名大学生哭了,孩子们哭了,家长哭了,校长也哭了,眼泪是牵挂是感激是不舍是眷恋,4个月的相伴,此乡亦是故乡。采访的时候,在学校操场与刘爽视频,一看到校园一看到校长,刘爽的眼睛就红了。谈起托里,谈起学校,她充满了眷恋,她说,14名在学校实习的同学已经约好了,一定一起回学校看看,看看老师,看看孩子。

    本溪班、学生代培、送教进疆、万名教师进疆支教计划,三年来,本溪援疆工作队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教育援疆的内涵,教育援疆本溪模式在辽宁省和塔城地区推广。

    短短4天采访时间,没有机会采访到每一位援疆老师,甚至有好几位老师都没有机会认识。但是,仅仅短暂的采访过程,已足以让我感动,让我敬佩,我在心中一一写下这些名字,这些温暖的名字,亲切的名字,这些依旧坚守在托里老师的名字,刘海波、张士琴、徐鑫、赵明铂、苗星奇、祝凤娟、赵金刚、姜晓峰、陈丽英、文光岩、孙华、李广霞——

    灿烂星空,他们亦是真的英雄。

    本报记者  冯金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