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
昨晚,习近平总书记给希望工程点赞,
强调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于1989年发起实施,
中国平安作为希望工程的长期合作伙伴,
也作为唯一一家被青基会邀请的企业,
共同参加媒体采访。
安徽六安,
是平安参与希望工程的起点。
26年前,
我们在六安顺河镇土地上,
捐建起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
26年后,
114所希望小学如如雨后春笋一般,
屹立在广袤乡村。
借助三村智慧扶贫,
在平安希望小学的基础上,
991所智慧小学获得升级和援建,
重点推进“青少年科技素养计划”。
从1到114,
从0到991,
数字增长见证了平安的坚守,
但这远不是平安“智慧心力”的全部。
01
在肖伯伯的双师课堂,
电视那一头,是城里的孩子们
今年7月,炎炎盛夏,在广东河源龙窝镇洋头村,课堂气氛欢乐、热烈,语文老师是肖克凡。
肖克凡是谁?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楂树之恋》编剧。但这些身份、标签,对孩子们遥远、陌生。多年以后,他们仍记得的,也许是肖伯伯的一堂课。
一块LED屏幕,连接着城里与乡村孩子,相距几百公里。有意思的是,这趟“反转”的双师课堂,名师在村小上课,城里的孩子远程观看。
在黄河边,感受长河落日圆;在嘉峪关,回首昆仑万叠山;在广西百色,李健说走向日月山川……我们的远程支教,用一堂课的时间,让远在大山、足不出户的孩子们看到了壮丽之祖国河山、感受翩翩学者风采,开阔了视野,打开了通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
02
为“地球村”谋划可持续发展
他们是“全村的希望”
小小年纪,大大任务。在联合国的“舞台”,六七个孩子围坐在地上,在给“地球村”谋划什么?
在联合国的全球青年创新集训营,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自广东惠州平安智慧小学的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我的村庄”:
1、人人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2、人人都可以获得高水准的健康医疗保健;
3、努力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家乡区;
4、创造人类与自然共同体,社区与自然共融共生。
让每一个少年,都拥有自己的科学梦。很难想象,这份聚焦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策划,出自八九岁的孩子们之手。
今年,我们发起科学素养计划,希望培养乡村孩子们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的自主性和能力,拓宽青少年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视野,形成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源头活水。
“全村的希望”,谁说不是他们呢?
03
从家到学校,要走七八个小时
走出大山的唯一机会
云南怒江大山深处,羊肠小路上,几个孩子的脚步声,稀稀拉拉回响在山林中。从家到学校,这一路要走七八个小时,但这可能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机会。
“我们接受的文化水平真的很低很低,跟城里无法比,但我想把学过的所有知识,带给这些弟弟妹妹。”春春老师,一年级辅导员,表达出了每一位乡村老师的心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渴望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像怒江那样的留守儿童还有千千万万。
我们在努力,目前联合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共同启动“寸草安心”专项基金,同步开展了线上线下公益活动,帮助乡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04
为了赶上体检
走了几里路,很累,很兴奋!
“走了几里路,很累,但盖不住我第一次体检的兴奋。”去年9月,广西庖田村,一名刚体检完的八岁孩子对着镜头大笑,露出一排大白牙。
这次体检,是他的人生第一次。而在偏远山区,还有无数个他,默默无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医生志愿者的加入,给支教课程带来全新的改变。在湖北黄梅县平安希望小学,平安支教十佳志愿者郭晓雨曾带领耳鼻喉科医生下乡支教,为全校师生和附近村民公益义诊。
因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地小孩大多都有耳结石,长期放任不管,可能导致耳痛耳鸣,进而失明。
一次平常的检查,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
05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
马伯伯分享《老人与海》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在安徽六安,平安第一所希望小学,戴着红领巾的马伯伯,分享《老人与海》的阅读心得。
安徽六安,是平安教育公益的起点。在平安29岁生日前,马明哲董事长下乡支教,重回六安,鼓励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艰难,永不言败。
26年前,平安在六安顺河镇土地上,捐建起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26年后,114所希望小学如如雨后春笋一般, 屹立在广袤乡村。
截至目前,平安支教志愿者已超8000人,支教时间逾33 万小时。借助三村智慧扶贫,在平安希望小学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国升级和援建了991所平安智慧小学,重点推进“青少年科技素养计划”,并培训了8642名乡村校长,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水平。
从1到114,从0到991,数字增长见证了平安的坚守,但这远不是平安“智慧心力”的全部。
回想19年前,
希望工程那张标志性的照片——
手握铅笔、充满对读书的渴望的“大眼睛”,
曾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如今,希望工程已成为中国参与度最高、
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公益项目。
马明哲董事长曾说,
扶贫必先扶智,
我们持续20余年投入教育扶贫,
不断思考把教育公益事业做得更深、做得更好,
就是为了弥合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用教育的力量助力农村脱贫攻坚。
为了弥补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平等的教学体验,
我们仍在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