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季,走进西丰县德兴乡隆化村的扶贫大棚,绿油油的黄瓜挂满了瓜秧。“再有半个月,我种的旱黄瓜就要罢园了。”大棚主人、村党支部书记金刚告诉记者,他的黄瓜去年12月中旬种植,正月里开始采摘,现在已采摘3个多月,6月初就要种植下一茬了。
“正月时价格最高,一斤能卖6元钱,一天能摘100多斤,出正月价格开始回落。我这一棚旱黄瓜能摘1.2万斤,平均2元多,一茬黄瓜毛利润就将近2万元,去除成本净剩1万多元。一年种两茬,一个大棚能纯挣3万多元。”金刚掰着手指计算着,“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能低些,要不利润还能更多。”
隆华村是德兴乡最偏远的贫困村,全村800多口人,贫困户83户、179人,百姓大多靠种地为生。为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富起来,去年,德兴乡用200万元扶贫金在隆化村建了10栋高标准扶贫大棚。
“大棚建成后,老百姓因为没有种植过反季节蔬菜的经验,谁都不敢承包,我带头承包3栋,全都种上了旱黄瓜。看我见到了效益,村里好几户贫困户都来打听,准备跟着我一起种植反季蔬菜。”金刚认为,脱贫致富关键要带头干。
高霞是村里的贫困户,她丈夫没有劳动能力。从今年正月开始,高霞来到金刚的大棚里打工,一天100元,不到3个月就赚了8000多元。尝到甜头,目前,全村已经有10多位贫困户长年在扶贫大棚里打工。
金刚告诉记者,隆化村10栋扶贫大棚一年租金12万元,将全部用于村里的贫困户年底分红,人均可分500元。“产业扶贫是重要抓手。乡里把扶贫金投入我们村,就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困难群众改变传统种植观念。隆化村背靠大山,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展反季山野菜,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务工,让扶贫大棚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