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朱家堡村养牛户关心家的场院内,3名村秸秆打包队队员将玉米杆从秸秆垛上取下,送进粉碎机粉碎,然后打包成长9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的饲料包。打包队队员王喜告诉记者,大家一天能打400多包,村集体收入2000元。
村书记赵维权介绍,目前,村里成立了秸秆打包服务合作社, 4月份上线作业,预计全年可打包青黄贮饲料2万包,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今年,村里还将建一个青黄贮饲料收储中心,向农民提供深翻地服务,用服务费抵征收玉米秸秆费用,将收上来的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储存起来,统一销售。
秸秆饲料化是清原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清原县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为31.96万吨,可收集量约为26.95万吨。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量为23.5万吨,秸秆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利用率为87.2%。清原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探索,引起国家、省市的关注,成为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春天焚烧玉米秆已经成为一种陋习,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制止。清原在抓好防堵的同时,积极进行农作物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商品化等方面的探索,做到变废为宝。
清原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种植中药材,从源头减少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一方面龙胆草、人参等中药材过冬时需要覆盖稻草保暖,可以消耗一部分稻草。据不完全统计,清原全县现有龙胆草种植面积2.5万亩,每年使用稻草1万吨。
持续开展的养殖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清原开始引导农民调整养殖结构,许多村组建了养牛、养羊合作社,部分农民开始养殖肉牛、绵羊,对适合牛、羊食用的饲料的需求增加。目前,仅养牛一项,全县就利用玉米秸秆饲料7000多吨。
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近年,清原县专门引进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秸秆回收储运体系。这个回收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村级农作物秸秆收储点建设,二是组建从事农作物秸秆回收队伍建设。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出台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村集体、养殖合作社、中小养殖户投身其中,支持玉米秸秆打包合作社做强做大,支持新型农村经济合作性组织做好农作物秸秆经营,让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目前,清原县已引入恒大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秸秆粉碎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2019年实现秸秆肥料化利用约3万吨;引进中国能源集团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有望在8月份开工建设;大力扶持秸秆收储运龙头企业,稳步推进秸秆回收工作,回收农作物秸秆约4万亩,出售给附近的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