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交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扩大生产,节约成本,准备租用辽宁公路水泥厂的铁路专线及站台用于“公转铁”。市工信局了解此事后,主动联系辽宁能源投资集团,经过多次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租赁协议,既盘活了公路水泥厂的闲置资产,又节约了交通水泥的生产成本,还能增加地方就业和税收,一纸协议实现了多方共赢。





为加快扭转疫情影响,推进我市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释放产能,从年初以来,我市深化服务企业活动,按照“三抓三促”分工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三上门三问三送”活动。市领导带头,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主动采取“上门服务”,解难题、送政策、跑贷款,把企业的需求解决在厂内、车间里,目前已取得积极效果。截至5月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深入企业1214人次,收集企业存在的问题251项,通过部门协调、现场办公等形式解决问题149项,102项问题得到有效推进。

“一个人在遇到坎坷时需要温暖的手拉一把,一个企业遇到难题时最需要的是政策的扶持。”远通物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4月份,受疫情影响,本钢集团暂停了对远通公司废钢的收购,导致公司大量库存积压。市工信局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与抚顺特钢建立供货关系,又与抚顺工信局沟通,帮助企业享受到国家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资质30%退税政策。为了让本土企业在疫情复产后享受到更多优惠政策,市工信局专门印制了400多份现行国家省市重点惠企政策清单,送到每一户规模以上及“小升规”工业企业,让53条具体措施实现助企最大化。

在当前市场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壮大必须解决好资金方面遇到的难题。辽宁亿通投资1.8亿元新上了螺旋管项目,由于受疫情影响,生产压力很大。本溪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形成专报上报有关部门,很快通过金融机构为企业解决贷款2000万元。今年以来,我市共组织召开13场银企对接会,在市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发展改革委、工信局及驻溪金融机构逐个县区走访、对接企业156户次,落实融资需求,为企业贷款出谋划策。截至目前,25家驻溪银行累计向2012户企业新投放贷款332.77亿元,帮助企业减轻生产压力,为我市经济复苏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




本报记者 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