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吃了很多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单位不仅为我办理了低保,介绍我到县里打工,还为我提供了公益岗位,现在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家住桓仁满族自治县木盂子管委会蔡俄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罗晶现在每天笑意盈盈,打工、种地、养猪,日子充实又有奔头。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聚焦精准扶贫,坚持脱贫目标不放松,本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宗旨,让越来越多像罗晶这样的贫困人口迈出了“穷门槛”。
说起罗晶,今年42岁的她已经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在经历了离婚、再婚的丈夫因病去世后,她开始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这也没有让她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坚持打零工维持生计。2014年,在市财政局的帮扶下,罗晶家盖起了新房。帮扶单位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帮助她办理了低保,介绍她到县城里打工,还给她提供了公益岗位。与此同时,她自己还坚持种地、打零工、养猪。现在,她的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女儿中专毕业后已经工作。儿子正在上高中,学习成绩也不错。罗晶高兴地说:“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才让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帮扶单位对我家真心实意的帮助。我很知足很幸福。”
脱贫攻坚不仅让罗晶过上了好日子,家住溪湖区火连寨街道火连寨村三组的村民李德新也是受益者之一。
又是新的一天,李德新把毛巾沾上水,边给瘫痪在床的妻子擦脸边对妻子说:“你看你多有福啊,这么多人关心你,还帮咱们家渡难关,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说完,李德新和他妻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14年前的一场车祸,让李德新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困难重重。他的妻子右腿在车祸中骨折,导致其胸部以下的部分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长年卧病在床,丧失了劳动能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溪湖区得知李德新家的情况后,由区委书记带头多次到他家走访,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为他家量身打造了一个帮扶计划。帮扶单位考虑到李德新需要每隔2小时就要回家照顾妻子大小便的特殊情况,就在离他家较近的市第一福利院为其找到一份清运垃圾的工作,冬季在市第一福利院烧炉子。2017年,火连寨街道出资为李德新购置了电动三轮车,用于清运垃圾,同时,还让他在夏季为火连寨村清扫街道。就这样,2019年,李德新一家的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11430元。李德新现在的生活虽然累了点儿,但心里却是暖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本报记者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