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山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五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全市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续写“十四五”新的辉煌篇章,本报今起推出《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专栏,敬请关注。
道为国家脉,路系城市魂。
“十三五”期间,围绕构建“三横十五纵四环线”交通网络建设目标,以拉开城市框架、治理交通拥堵、打通断头路、构建旅游环线、保障民生为重点,全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继续保持较大建设规模,运输服务水平有效提高,智慧绿色平安交通稳步推进,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支撑了“三都五城”及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如今,穿行在本溪城乡之间,切身感受到的是交通环境的巨大变迁。交通作为基础性、前导性产业,正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本溪这座城市发展的潜力与希望。
交通网络日臻完善 引领城市走向新的发展
“以前到了周末,我一般是开车或者坐客车回家,3个多小时的车程,每次回家都觉得特别累。所以有时我一个月才回家一趟,忙的时候甚至两三个月才回本溪一次。自从本桓线开通后,我基本能保证一个月回家两次到三次,坐火车真是太方便啦!”家住市内、工作在桓仁满族自治县的李女士对记者说。
本桓线的开通只是“十三五”时期全市交通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我市始终把完善对外运输通道,优化市域路网结构,强化城市出口路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大通道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5公里,总投资规模超过90亿元。五年间,本溪对外运输主骨架基本建成,境内铁路里程达到44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33公里,基本形成以本溪主城区、沈本新城为中心,本溪市域范围和两县“1小时交通圈”、与沈阳经济区“2小时交通圈”、与省内各市“3小时交通圈”的格局。
这五年,市交通运输局还以推进市域瓶颈路段、低标准路段、拥堵路段提级改造及旅游通道环境整治为重点,实施丹霍线、鹤大线、本宽线、抚丹线等国省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工程,以及本桓线、小草线等主要旅游景区公路沿线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同时,重点开展城市功能干线公路建设,以拉大城市骨架,支撑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拓展,畅通本溪主城区与新城、南芬的同城化交通联系为重点,实施沈环线三家子至卧龙至程家段、丹霍线千金至南芬段改扩建工程,开展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等城市出口路改造,强化本溪东、南、北向城市出口能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本溪中心城区各组团间的交通出行效率。
在强化旅游通道和旅游环线建设方面,市交通运输局以构建市域主要景区旅游环线为重点,实施集本线三架岭隧道、本宽线北大岭隧道、小桥线连洲岭、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等改扩建工程,打通困扰本溪出行多年的集本线三架岭和沈本线彩北岭瓶颈路,以及本宽线北大岭、小桥线连洲岭断头路,将大冰沟、老坪坨、汤沟、关门山、财神寺、东风湖等景区串联成线,实现景区间互联互通,市辖五区旅游环线公路基本建成。同时,还以精准扶贫和建设农村旅游路、产业路为重点,着重实施通往景区农村公路维修改造、村组间互联互通、危桥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民生工程,先后对通往大石湖、老边沟、大冰沟、大峡谷、枫林谷等通往景区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旅游业发展的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
驱车行驶在本溪各地,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五年来,全市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工程212.1公里、维修改造工程724.1公里、安防工程治理隐患路段长度844.6公里、危桥改造1916.3米/44座,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
倾情为民 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现在快递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以前面临的种种运输方面的难题,比如物流中心数量少等问题现在不但解决了,而且高质量的运输服务成为一种常态。”从事物流运输的赵先生说。
如果说,道路建设是“十三五”期间惠民便民的重要篇幅,那么,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提质增效则展现出倾情为民的初心和决心。
五年间,南芬客运站、桓仁客运枢纽站、本溪市交通物流中心、桓仁交通物流中心等一批道路客货运输场站建成投入使用,完善了市域客货枢纽布局,本溪境内等级道路客运站达到42处、交通物流场站2处。市交通运输局还以完善地面公交停车场及首末站,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拓展公交服务范围为重点,建设施姚家、新立屯、滨河南路、南地三角地等一批地面公交停车场和沈本新城等公交首末站,开通调整沈本新城客运枢纽站至拥军站、站前至桥北工业园等公交线路,拓展公交对新建城区的覆盖,优化疏解本溪站站前地区交通运行压力。向药都职工提供通勤班车和定制公交服务,方便人民群众在主城区与新城之间的出行往来。
到“十三五”末,全市农村班线达到210条,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持续保持100%,初步形成联通城乡、运转高效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
本报记者 马小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