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在大田里驶过,玉米棒归仓,秸秆还田。工作人员麻利地取样、称重、计算,报出测产结果:亩产828.22公斤!

9月29日,昌图县老城镇,全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玉米测产的结果让人眼前一亮。

“前期干旱,又经历三场台风、降雨,玉米没倒伏,产量还跟去年一样,真不容易。”省农科院玉米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辽单575这个品种以及集成的种植技术模式。

昌图县是产粮大县,地处黄金玉米带,是名副其实的“粮仓”。以前,“老把式”靠经验种地,收成看天。省农科院技术专家团队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

“我们收集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近20个,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主要考察产量、收获时的含水量等指标,最终筛选出高产、低水分、宜机收的品种。”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示范区,耐密品种辽单575表现良好。在进行了增密种植后,亩株距从4000株增加到5500株,实现有效增产。同时,这个品种具有穗位低、抗倒伏、脱水快、耐储存等特点。

好品种也要配套好技术。项目区采取全程机械化方式,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将秸秆全量还田。“这块地已经连续多年秸秆全量还田了,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有效提升了地力,一举两得。”示范区种植大户李忠华表示,现在这种“懒汉种田法”最时兴,不翻耕土壤,在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少耕、免耕播种,有效防止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同时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效果。

“明年还种这个辽单575,还得用保护性耕作这项好技术。”李忠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