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网“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 | 2020-11-11 07:30| 我要分享
前言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前不久,我市召开的“我是本溪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行动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本溪振兴发展的战略举措和首要突破口。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刀阔斧地削掉顽疾,不遗余力地补上短板,细致入微地优化措施,让优化营商环境这条看不见、摸不着,却带着温度的一丝暖流,深深地浸润到百姓和企业的心里,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打通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创新体制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铺平道路
营商环境建设的好不好,百姓和企业心中有一把尺,执行部门心中也要有一杆秤。不能缺斤少两,更不能画蛇添足,这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找到能真正发挥优化作用的附着点和发力点。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统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督工作,是全面加强党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组织领导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各类优化营商环境文件30余件,创新提出并严格执行“七个不允许”要求。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143项。实现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短压缩至5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办结。初步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录入事项20407项。推进“辽事通”APP上线试运行,371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手机查询、申报。完成“网上办”事项6884项,“马上办”事项1247项,“一次办”事项1213项,“就近办”事项353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2%。市、县(区)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含不见面审批事项30项)。7类5823项依申请事项实现提供一份电子申请表即可通办。我市审批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首批实现与国家审批系统的数据对接,并实现实时上传数据。
曾经一度被异地热传的“证明”,如今在我市早已经热度不再了。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是我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它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更是提高城市公共治理能力、对外展现文明城市形象的反光镜和复写纸。目前,我市已直接取消证明事项259项,“减证”比率达到46%;依法保留证明事项295项、市级告知承诺制26项;对市和县(区)124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群众办事无需提供证明。“让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取消‘证明’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报记者 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