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牢党群军民血肉相连的这条红色纽带

——寻访抗日革命遗址遗迹“关门山秘密交通站”

群山拥雪,一路风寒。近日,记者在本溪满族自治县抗联宣教工作者孟庆志的陪同下,寻访我市又一个抗日革命遗址遗迹“关门山秘密交通站”。





“关门山秘密交通站”位于国家级4A风景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但在距离关门山还有数里地之遥的小市镇陈英村,孟庆志停下了脚步。面对记者的疑问,他指着路边的一个屯子说:“这个地方过去叫做‘围子里’,就是日伪军所谓的‘集团部落’。要了解‘关门山秘密交通站’,就一定得先说说这里。”

孟庆志介绍,当年,东北抗联第一军进入本溪地区开展游击斗争,有效地牵制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步伐。为了拔出抗联这根“眼中钉”,1935年秋,日伪军实施了“集家并屯”和“三光”的恶毒政策,他们把和尚帽子山区抗联根据地的山村民房全部烧毁,强迫大批分散居住的山农搬迁到指定的“集团部落”里居住,并在四周筑高墙、挖深沟、修碉堡,当地山农都要凭“良民证”出入,各项生活生产活动都受到严格管控,企图以此来隔断抗联与人民群众间的联系。

针对日伪军的“集家并屯”政策,杨靖宇带领抗联一军积极加强后勤补给交通线和密营建设,在和尚帽子根据地周边的关门山、老边沟、洋湖沟、红土甸子等地建设了分布广泛、地址隐秘的密营区、储备库、战地医院和交通站。抗联还帮助各村组建反日会、妇女会,组织老区群众把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粮食、衣物以及获取的情报,通过村长和交通员秘密送到交通站,抗联军需小分队定期到交通站,将各种补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和尚帽子根据地。

“尽管敌人的封锁十分严密,但胸怀保家卫国情怀、心系抗联的群众依靠着智慧和勇气,硬是在这高山密林中建起这条饱含着军民鱼水情的‘生命补给线’。”孟庆志说,当时这里的很多村长和“维持会长”都是明面上为日伪做事,暗地里为抗联送情报、筹粮款、运军火。正是有了这条红色纽带,才让抗联一次次地粉碎了日伪的“大讨伐”“大清剿”“大包围”,日伪军非但没有遏制住抗联的发展,反而杨靖宇率领的抗联第一军越来越强大,并且对日伪军的游击牵制屡屡奏效。

离开“围子里”,沿着当年的这条“生命补给线”,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关门山秘密交通站”。交通站位于一处山崖石壁的内角,十分隐蔽。孟庆志说,交通站从开始设立就严格执行保密措施,从抗联进驻本溪到撤离,关门山的抗联密营和交通站都没有暴露。如果不是八十年代抗联老战士黄生发带大家来到这里,“关门山秘密交通站”或许至今仍是个秘密。

遥想八十多年前,党领导的抗联一军有了群众作为靠山才得以在大山深处纵横捭阖抗击日寇,如今,我们的党继续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抗联红色旅游,不仅使关门山地区成为全国赏枫胜地,也促进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从“围子里”到交通站再到和尚帽子根据地,正是党群军民之间的这条红色纽带保障和滋养了抗联一军的艰苦抗战,这条纽带是党团结和依靠群众的缩影,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还要系牢党群军民血肉相连的这条红色纽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本报记者 武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