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市中小学校已经开学,学生们正式回归校园。家长们对于“神兽归笼”表示很开心,不过在疫情防控时期,不仅要时刻绷紧防疫弦儿,孩子的身心健康也需要家长和老师格外关注,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一周左右调整好心理状态
“最近这几天,来我院儿少心理门诊的家长和孩子不少,主要是‘孩子担心开学不适应’或‘家长因孩子不想上学’等引发的焦虑情绪和亲子矛盾。”市康宁医院儿少心理门诊主任孙静介绍,从假期状态突然过渡到上学状态,一些孩子会不适应,比如感到新学期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没有效率、担心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等等,甚至有些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其实,这些情绪的出现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焦虑。作为家长,只要正视这些现象,接纳孩子各种情绪反应,帮其在一周左右逐步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树立时间观念,调整好心理状态。
孙静表示,学生和家长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种状况。因为面对学习压力,如果家中有个过度焦虑的爸爸或妈妈,就如同安了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每个人都会在惶恐不安中生活。相反,如果父母给孩子传达的是平和、包容、愉快的生活氛围,孩子则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应对挫折。为此,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比如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减少上网时间等。相对于假期的自由、散漫,开学后变得充实而忙碌,所以需要在一周时间内调整好状态,让生活节奏规律起来,并做到健康饮食,避免不健康饮食导致的身体不适。其次,了解好新学期要学什么、做什么,制定好学习计划,再根据实际不断调整计划。再次,要适量运动,因为运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能改善睡眠,缓解不良情绪。还有,要做积极的心理暗示,虽然每天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不少烦心事,但让人烦心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认知或者是心态。心态改变了,往往情绪也就跟着改变,所以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常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样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了。
科学防疫要牢记
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提高警惕,坚持做好日常科学防疫,为防疫工作尽一份力量。
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如果室外空气质量良好,教室也要勤通风,并注意保暖。
对于学校来说,要进一步完善校园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突发应急、宣传教育等各环节措施,合理安排各年级、班级学生的上课和休息时间。同时,全面排查安全设施,储备“开学季”口罩、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各类防疫物资,供学生和教职工使用及应急需求。针对进校人员,要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体温测量”措施,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确保学生健康状况良好。此外,每日还要对学生食堂、教学楼和宿舍进行消杀消毒,不落每一处死角,并做好消毒记录,保证校园环境“无害化”。
时刻关注异常情绪的发生
“如果出现异常心理,也不要太着急,可以学着让情绪降级,自己心安。任何人都不能一次性把强烈的不安转换为心安,但可以采用逐渐降低不良情绪的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也就是说,先把恐惧转化为害怕,再把害怕转换为担心,把担心转换为紧张,把紧张转化为不开心,最后把不开心转化为心安,以此来调适自己的心理。”孙静还特意做了详细的介绍,每次转换时先吸气,再呼气,心中默念下一级别的情绪,如“我很害怕”(吸气),“我现在好一点了”(屏住呼吸几秒),“我现在只是有点担心”(呼气)……同时,脑海里想象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在下楼梯,一级一级地接近“心安、平静”。
此外,音乐能使人放轻松,可以试试音乐疗法,让压力得到缓解。同时,与家人、朋友、老师建立联系,使自己不再孤军奋战,也能让压力得到释放。孙静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一定不要限制,要让其适当的宣泄情绪,同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记者 涂艳君 章 爽 摄 影 林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