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精神在红色热土上延续
  ——本溪抗日英雄谱下篇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们翻开红色的历史篇章,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志士跃然纸上,他们从本溪这块热土上走出去,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他们的全部甚至生命。今天,让我们用镜头再现他们无畏的英姿……

  电信专家陈先舟

  1945年的重庆,阴霾笼罩着山城。

  这一年,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在历经了8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然而,国民党欲争夺抗战胜利的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此时,在重庆曲曲弯弯的石阶路上,常常能看到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忙忙碌碌奔波的身影。他叫陈先舟。在国共重庆谈判期间,陈先舟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致力于统一战线工作,积极联络国民党上层人物,为揭露蒋介石“假谈真打”的阴谋,作出了特殊贡献。

  时光回朔到50年前。1895年,在桓仁县英英沟大牛山诞生了一名婴儿,

  他就是后来著名的爱国人士陈先舟。陈先舟念完私塾,读高等小学,接着读桓仁师范专科。1919年,20多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仙台高等工业学校电气科。

  陈先舟毕业后,到奉天电信管理局就职,很快成为东北电信管理局总工程师兼东北无线电台台长。“九·一八”事变后,陈先舟会同高崇民、阎宝航等知名人士,在北平奉天会馆成立东北抗日救国会,领导和支援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斗争。陈先舟在北平任华北无线电台台长,直接用无线电发报,声援江桥抗战,领导义勇军抗日。与此同时,他与中共北平市委建立密切联系,替他们安装电台,修配电报机,改善了中国共产党的通讯条件,以其赤诚之心默默为革命无私奉献。

  国际主义战士刘仁夫妇

  1937年,在一艘日本回国客轮的甲板上,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相拥眺望着东方,满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在沸腾。

  男的叫刘仁,原名刘维藩,1909年生于辽宁本溪。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预科,1933年留学日本;女的叫绿川英子,原名长谷川照子。1929年毕业于东京府立第三高等女校,后考入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院,1936年,在一次集会上与留日进步学生刘仁相识,并结成夫妇。

  回国后,刘仁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对敌宣传工作。1945年,应邀到高崇民、阎宝航领导的东北抗日救亡总会机关刊物《反攻》杂志社任主编。绿川英子在上海参加了营救“七君子”的示威游行。“八·一三事件”后,她怀着对日本侵略者无比愤恨的心情,以笔代枪,向日本的士兵们大声疾呼:别洒错了热血,你们的敌人不在隔海的这里!

  1937年11月,绿川英子和丈夫刘仁来到武汉。在郭沫若的推荐下,她进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的中央电台,担任日语广播员,执行瓦解日本士兵的广播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刘仁、绿川英子夫妇带着儿子奔赴东北任东北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员。绿川英子在编辑部一面当编辑,一面为《反功》杂志撰写文章。

  不能忘却的韩勇义

  许多人都记得革命烈士赵一曼,却很少有人知道韩勇义。在韩勇义短暂的生命中,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那是1935年11月的一天,哈尔滨市立医院送来一位“伤员”,她就是在珠河一次战斗中受伤被俘的赵一曼。敌人为了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更多抗日联军的消息,于是便把她送到这里医治。当时护理赵一曼的便是韩勇义。

  韩勇义,女,1920年生于桓仁县。1935年夏,她进入哈尔滨市立医院办的二年制“看护妇养成所”插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市立医院,成为一名见习护士。这时,赵一曼的到来,使她的人生旅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在和赵一曼接触中,韩勇义逐渐感悟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真谛所在,于是,两颗火热的心愈发贴近了。此后,她处处关心赵一曼。当特务们来病房审讯拷打赵一曼时,她总是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设法应付,使赵一曼少受了不少折磨。

  为了帮助赵一曼逃走,韩勇义争取了看守董宪勋,三人制定了周密的逃跑计划。晚上9点,韩勇义和董宪勋把她背出病房,奔往游击区。不幸的是第三天早晨5点,在阿城县境内的李家屯被敌人追上。三人被带回哈尔滨后,敌人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审讯,赵一曼英勇就义,董宪勋因受刑过重死于狱中。韩勇义也在受尽各种折磨后不幸去世,时年29岁。

  铁石战士丁铁石

  相信许多看过电影《回民支队》的人,都会对主人公马本斋印象深刻,而他身边那位沉着稳定,足智多谋的政委更是令人过目不忘,这位政委的原型便是丁铁石。

  丁铁石,原名丁武明,回族,1915年12月26日出生于本溪县大堡村。1936年,日寇图谋以武力侵占华北,丁铁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将丁氏家庭的规范谱名丁武明改为丁铁石,以表示抗日决心坚如铁石。时年,马本斋在家乡河北献县组织国民义勇队武装抗日,保卫家乡。1938年初,在我党领导和八路军的帮助下,成立了冀中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同年7月,马本斋任总队长,丁铁石受党派遣,来到回民教导总队担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丁铁石与刘世昌一起,介绍马本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民教导总队虽然有四、五百人的回民武装,但由于是刚刚组建,成员复杂,素质不高,加之频繁而艰苦的战斗,使部队大量减员。丁铁石为创建和改造这支队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到1939年,部队已达到千余人。同年秋季,部队奉命到定县无极县开展斗争,在丁铁石的建议下,回民教导总队改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司令员,丁铁石为政治部主任,丁铁石成为回民支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奠基人。

  本报记者 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