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脱贫目标不放松,本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宗旨,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迈出了“穷门槛”,奔向了小康路。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1885户、23854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民生扶贫让贫困人口“站起来”
14年前的一场车祸,让溪湖区火连寨村李德新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困难重重。他的妻子右腿在车祸中骨折,导致其胸部以下的部分高位截瘫,长年卧病在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有关部门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为他家量身打造了一个帮扶计划。帮扶单位在离他家较近的市第一福利院为李德新找了一份清运垃圾的工作,冬季让他在市第一福利院烧炉子。经多方帮忙,2019年,李德新一家的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11430元。李德新说,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这仅仅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强力推进实施“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聚焦精准扶贫,实施挂牌督战,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民生扶贫工作,让贫困人口真正“站起来”。
在教育扶贫工作方面,我市对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享受相关资助政策;完成了学前、高中、中职以及精准扶贫户困难学生普惠资助发放。在健康扶贫工作方面,我市按照《健康扶贫专项行动指南》,全面排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建立健康台账;全面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慢病人口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在低保兜底扶贫方面,提高10270名农村低保户、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实现扶贫和民政保障对象“双纳入”。在危房改造扶贫方面,对新增加的贫困户、临时性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已按期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精准施策让脱贫群众“走得远”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李世成一家虽然从早到晚忙着收获地里的大榛子,但他和妻子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今年是他家种植大榛子的第九个年头,这几年他家的榛子树每年都是果实累累,收入可观。他感慨地说:“是党让我脱贫奔上了小康路。”如今,在老黑山村,脸上绽放丰收笑容的不止李世成一家。经过脱贫攻坚战这一场“富民战役”,老黑山村不仅实现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家有大榛子产业,而且家家都靠这项产业过上了好日子。
这是我市精准扶贫成果的写照。五年来,为了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我市坚持瞄准靶心,夯实脱贫成效。在产业扶贫工作方面,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推荐
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申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筹备举办“中国红”房车助农直播暨本溪市“消费扶贫”公益活动,组织桓仁县林下参产业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就业扶贫工作方面,我市已建成5家创业扶贫车间,扶贫车间主要以中药材、食用菌、大榛子、杂粮、水稻、山野菜、奶油南瓜、紫苏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为主,带动了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全市村组通硬化路面率、饮水安全率、生活用电率、家庭环境卫生整洁率、建档立卡档案和“三上墙”等基础资料完整率达100%。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如今的脱贫攻坚工作不仅做到了让乡村“长钱”,还做到了让村民“长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夯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本报记者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