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5岁的丁先生年前从湖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本溪。站在刚刚通车的新溪湖大桥上,眺望太子河两岸,他感慨万千。

    丁先生是60年代响应国家提出的“三线建设”号召离开家乡去湖南的。一晃50多年过去,乡音未改的丁先生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抚摸着崭新的桥杆,他对同行的孩子们骄傲地说:“知道曾经的本溪有多辉煌吗?本溪曾是全国的直辖市!”

    翻开历史档案,一组组令人自豪的数字映入眼帘。本溪从1949年到“二五”结束,共为新中国产煤334.8万吨,炼铁810.58万吨,为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由此,1953年,本溪被国家政务院批准为中央直辖市之一,当时全国共12个,可见当时的本溪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本溪也的确值得骄傲,共和国制造的第一门炮、第一辆坦克、第一辆汽车用的都是本钢生产的钢材。1954年,本钢一钢厂研制成功国内的第一代枪钢50A、50特钢,从此结束了使用日本钢号和从苏联进口枪钢的历史;1958年,采用还原炼钢法首获成功,应用此法冶炼弹簧钢为国内外首创;1967年,本钢职工制造国内第一台电炉液压装置,使电炉炼钢自动控制达到国际水平。1956年,市合金厂生产的锡合金,经国家一机部鉴定,超过美国的4B标准;1963年,市合金厂在国内首次研制电解铜箔产品成功。1963年,市新生机械厂试制国内第一台槽式列车成功;本溪机械厂研制出HOH4-7热油泵,这是国内自行生产的第一台高温油泵……

    1949年末,为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本溪工业,国家三年间共投资6989万元,其中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9.1%,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本溪人民也不负国家期望,到1952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已达到133家,比1949年增加55家,增长70.5%;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也有所提高,工业总产值1952年达18585万元,比1949年的4383万元增长3.2倍,平均每年递增61.9%。1952年全市钢、生铁、原煤、发电量、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9倍、15.8倍、5.1倍、0.95倍、1.7倍和2.2倍。在重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轻工业生产的增长也保持了较快的速度。随着钢铁、煤炭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地方工业发展迅速,企业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末,市属地方工业企业仅为12家,至1956年末,增至41家。从1953年开始的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时期。我市着重进行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大规模基础工业建设,集中力量完成本钢、工源水泥厂及南芬矿山改建新建工程,完成彩屯竖井煤矿的续建工程、工源水泥厂的恢复扩建工程及其它工业建设。本溪钢铁公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分担了国家156项工程中的两项重点工程——北满富拉尔基特殊钢厂和南满工源两座高炉工程。在此期间,本溪矿务局着力恢复田师付煤矿二坑生产,改建本溪洗煤厂、彩屯洗煤厂,续建彩屯竖井煤矿;地方国营工业新建和扩建合金厂、机械厂、汽车修配厂、机电厂、工源水泥厂、工具厂、化工厂、农业机器厂等20多家工业企业,本溪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本溪工业的面貌,一大批基础工业部门建立起来,一大批新产品研究生产出来,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本溪的建设史,实质是本溪城市精神薪火相传的历史,人的精神必然渗透于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如今的本溪虽然早已褪去直辖市的光环,但却仍是一个不断在长高和发展的城市。

    刚刚过去的五年里,全市经济实力又迈上新台阶,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积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000余个,

    福耀玻璃、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国家电投本溪热电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本溪;田桓铁路、辽中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成使用;引观入本工程竣工通水。坚持不懈抓招商,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975亿元。五年来,绿色成为本溪发展的鲜明底色,空气质量、PM2.5浓度和水环境质量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现在的本溪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三市四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巩固扩大本溪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报记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