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牺牲 不屈的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本溪人民

  “沈丹铁路”,连接着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和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其前身是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人修筑的“安奉铁路”。如今的“本溪站”原名“孟家堡站”,建于1907年,是沈阳与丹东之间最重要的大站。

  1950年10月,志愿军出兵朝鲜,准确无误地接待过往的志愿军军列,成了本溪站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任务,同时,这也是对本溪,这座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城市的严峻考验。

  一

  1950年12月1日,根据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关于建立各线招待站的规定》,我市成立了“本溪市军人招待站”,负责过往部队吃饭、饮水等接待工作。当时,每30分钟至1小时,就有一列军车通过本溪。军列在车站停车时间有限,要保证军人吃饭、饮水。军人招待站170名炊事员被分成三班执勤,昼夜坚守岗位。他们的口号是:岗位即战场!一切保证部队所需!一切为了前线!

  当年的本溪城区面积很小,住房紧缺。大量志愿军在我市集结,住房十分困难。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动员下,深明大义的本溪人,争先恐后地腾房、让房,尽力提供生活必需品。当时沿街道的居民,几乎家家都住着志愿军,据统计,仅1952年,全市腾房安置驻军就达8866名,而当时本溪市总人口不足十万。1953年7月,大批志愿军部队回国休整,这一年,我市又先后安置驻军5万多人。由于市委、政府动员得力,群众觉悟高,腾房让房工作落实得非常好,让战场浴血归来的志愿军将士,在本溪切实感受到了祖国人民和家乡亲人的温暖。不仅如此,过往我市的部队,在饮食上也得到了周到细致安排。慷慨无私,心有大局的本溪人,宁可自己难些、苦些,部队要什么,咱们就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

  1958年,志愿军全部回国。市委、市政府根据每昼夜2-5次军列通过的实际,配备了炊事、勤杂、采购人员60名,在火车站内搭起2700平方米的饭棚,安放20口行军大锅,每次可接纳2000人吃饭饮水。从出国作战到光荣凯旋,本溪人对志愿军始终满怀深情厚意。每当回国的军列进站,等候在车站的欢迎队伍、秧歌队、歌舞队就一齐拥向车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歌声四起。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一袋袋慰问品,带着本溪人民的情意,被送上列车,伴着将士们一路凯歌还。

  二

  “凡在市居住有户籍之国民,年在17至50岁之男子,18至45岁之妇女,及有运输能力之车、马,均有服战勤之义务……”这是1950年12月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本溪市战勤动员暂行办法》中的一段。如同军令般,本溪人闻风而动,全市适龄的民工、车夫、汽车司机、汽车修理工、机械修理钳工、车工、电焊工、木匠、石匠、厨师、中西医生、护士及其他科技人员和各种车辆、畜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调查登记、造册编组。

  为了新中国,觉悟的本溪人待命应召!

  其实,自1950年10月中旬开始,首批由干部、职员、翻译、打字员、技工、炊事员等56人组成的战勤队,就已入朝。1950年底,市内4个区抽调民工2581人,组成了5个大队、15个中队、120个小队。11月17日起,这些支前队伍相继离开家乡,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执行艰苦的战勤任务。这些支前的本溪人,赴朝参战仅一年多,就有355人立功受奖。其中关文德等5名同志荣立大功,光荣地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除了赴朝的战勤民工外,还有更多的民工在国内执行支前国防建设任务。在1953年市民政工作总结中,有这样的记录:“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从这一战争开始,截至1954年末,本溪市共动员战勤民工53590人,参加国防建设的3633人,涌现出516名模范人物。本溪组织战勤民工的规模、人数都很可观,为保证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雄事迹,为山城人民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动员,让本溪青年的热血沸腾了!仅1950年11月19日这一天,就有133名青年工人、农民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年龄最小的才15周岁。本溪县在11月的四天时间里,就有534名优秀青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姊妹争相报名参军的事迹举不胜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血的本溪人,无惧风雨与生死,愿用自己的鲜血,浇灌出一个和平花开的国度。今天,在本溪市烈士陵园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烈士英名录上,有名有姓的本溪籍烈士就多达501人!

  三

  铁与血,是战争的代名词,赢得战争需要敢于流血的勇气,伟大的战士更需要钢铁力量的加持,为了胜利,本溪的钢铁工人们勇敢地站了出来。1950年6月,本钢生产出了我国的第一批镍铬枪钢RS5,用于制造手枪和冲锋枪。同年9月,又成功试制SAE3335炮钢,用于加工生产榴弹炮、野战炮和高射炮。作为国内最早恢复生产的钢铁企业,本钢不仅支援着朝鲜前线,同时也供应着后方建设。我市的煤炭工人也奋勇争先,1951年,他们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19.4%,1952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15.3%。当家作主的本溪煤铁工人,用高昂的生产热情,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钢铁、煤炭,为新中国强筋壮骨。

  1951年的春节,本溪人没有拿攒了一年的钱去置办丰盛的年货,而是热烈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88200名本溪人订立了爱国公约,这一数据超过了当时全市人口的80%。至1951年12月4日统计,全市捐款达681086. 89万元,超额13%。本溪人民计划捐赠3架飞机,而实际上有5架咱本溪人捐献的战机在朝鲜上空战斗翱翔。要知道,当时本溪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新中国,真是豁出去了!

  在党的领导下,本溪人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血献血!我市青年组织了若干献血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志愿军献血。仅1952年就有76名青年为伤员献血5684毫升。

  70年,弹指一挥间。硝烟早已散尽,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远离战争的威胁,不惧强敌的环伺,我们应该幸福并感激那些伟大的牺牲,也更应该继承并发扬先辈们那颗勇敢而不屈的决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本溪人更应团结一心,意气风发,奋勇前行,全新启程!

  本报记者 蔡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