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山城之间,平坦而宽阔的道路让人切身感受到交通环境的巨大变迁,交通作为基础性、前导性产业,仿若一面镜子,折射出本溪发展的潜力与希望。回望过去,每一次交通方式的改变,都在影响着本溪人的生活,304国道,始建于1952年,在我市境内104公里,保障了抗美援朝前线的物资运输和补给;三架岭隧道,完工于1974年,当时为辽东地区最长的隧道;八盘岭隧道,将本溪市区与桓仁的路程缩短了5小时;沈丹高速公路,拉近了本溪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公路、隧道、桥梁的每一次建设,在改变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也见证着本溪的发展,每一条通向外面的路,也实现着一代代人的梦想。

  历史见证变迁

  1952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山城本溪的第一条公路建成了。那时人们称它为“沈丹线”或“抗美援朝第一线”,即如今的丹霍线,国家公路统一编号为304国道。特殊的历史时期下,这样一条看似普通的公路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当朝鲜半岛的战争仍处于胶着状态时,一条能为前线战士提供帮助的路是何其重要。

  同年,我市又陆续建起了42座桥以及303道涵洞。其中29座小桥,11座中桥以及2座大桥。桥多为拱桥,还没有现在人们熟知的高架桥,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些路和这些桥已经足够让人们惊叹并备受鼓舞。它们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出行的便捷之路,同时还是战争年代后方基地筹集物资的重要通道,更为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打开了一片可以走向大山深处甚至走出大山奔向远方的新天地。

  道路逐步升级

  “以前的路,人走着硌脚,车走着颠簸,现在的路又宽又平,比以前好太多了。”很多市民还依稀记得那些难走的路,但在不知不觉中,一座座隧道开山而建,一座座大桥跨河而居,村村通油路,路路都畅通的梦想得以照进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铁路达到440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33公里;普通公路达到4628公里,公路网密度提升3.68%达到55.03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21.34%,桥梁1247座,隧道21座。全市交通通道主骨架搭建成型,田桓铁路全部建成,形成贯穿本溪全境的铁路大通道;辽中环高速铁岭至本溪段建成通车,形成辽宁中部城市群“1小时高速圈”。干线公路网络织密优化,丹霍线、鹤大线、本宽线、抚丹线等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及本桓线、小草线等沿线整治提升工程,解决了困扰我市多年的“断头路”“瓶颈路”问题。

  城市重新布局

  百姓们曾经不敢想的路路畅通梦实现了,城市空间布局也得以拓展。沈环线三家子至卧龙至程家段、丹霍线千金至南芬段、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等城市出口路改造工程得以实施,扩充了本溪东、南、北向城市出口能级,有效提升中心城区各组团间的交通联系。我市构建的市域旅游环线,实施三架岭隧道、北大岭隧道、小桥线连洲岭等改扩建工程,将大冰沟、汤沟、关门山、东风湖等景区串联成线,市辖五区旅游公路环线基本建成。建设衔接高效的交通枢纽,桓仁客运枢纽站、南芬客运站、本溪市交通物流中心、桓仁交通物流中心等一批道路客货运场站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市域客货枢纽布局。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为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物流的快速发展更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惠民不遗余力

  坚持不懈惠民生,四好农村路凝聚着脱贫决胜力量。曾经的农村道路坑洼、泥泞,如今的道路整洁而平整。近五年来,我市以精准扶贫和农村旅游路、产业路为重点,着重实施通往景区农村公路维修改造、村组间互联互通、危桥改造、安全防护等民生工程,累计投资6.7亿元,完成新改建212.1公里、维修改造724.1公里、安防工程844.6公里、危桥改造44座,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达到100%,惠及38个乡镇,252个村,约52.2万人。

  城市道路建设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飞跃,唯有稳步前行才会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畅通,更宜居的山城会在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中散发独有的魅力。

  记者 马小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