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王永志,辽宁昌图人,曾任第二代液体远程机动战略火箭导弹总设计师、固体远程机动战略火箭导弹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10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永志星”。

王永志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遨游太空的首位中国人杨利伟平安地走出返回舱的舱门。“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想,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

在举国欢庆的时刻,一位古稀老人百感交易,红了眼圈。“一看他健康地出来了,我心里这一块石头就落地了。我们已经奋斗了11年,这11年完全是埋头苦干,不登报、不上电视,谁都不知道中国怎么干,自己人都不知道!这些年的奋斗我们终于成功了!”

说这话的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祖国。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辽、吉、蒙三省交界处的辽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一个农民家庭。连年战火,加之家庭贫困,王永志的求学路异常坎坷,但他无比珍视难得的学习机会,成绩年年排名第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王永志在沈阳新成立的东北实验学校读高中。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曾经立志做一名生物学家的他改变了自己的志向。“我们当时的武器装备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有国无防不行啊!所以我就下决心要搞国防。”

1952年,王永志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三年后,他顺利通过留学生选拨考试,前往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制造专业。1957年11月,根据国家需要和安排,他正式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成为了“火箭人”。

王永志曾说,他一生有三大愿望:一是把导弹送到地球任何需要的地方,二是把卫星送入太空的不同轨道,三是把中国人送上太空。为了实现人生的第一个愿望,在1961年分配到火箭技术研究院后,王永志开启了艰难但卓有成效的奋斗历程,成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技术骨干。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了位于大漠戈壁的导弹发射场,执行我国自行研制的 “东风二号”导弹发射任务。

在烈日的暴晒下,由于推进剂的温度急剧升高,造成推力不够,导弹无法打到预定落点。但此时燃料贮箱已达极限,想要多加推进剂已经没有空间。这急坏了在场的科研人员。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王永志提出建议,“把多余的燃料泄出来一些,减少自重,就可以打出去了。”可是,反对的声音很快产生,“本来射程不够能量不足,还要卸燃料……”

眼看距离导弹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如果不能发射,导弹就会变成一堆废物。王永志再三思量,鼓起勇气,敲开了坐镇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钱学森的房门。听完王永志的想法和计算结果,钱学森点头认可。随后,“东风二号”导弹连打三发,均准确命中目标。

1976年10月,王永志被提升为火箭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第一副主任,并先后担任了多个型号的总设计师、总指挥,主持设计出了一系列导弹,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愿望。

1986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六任院长,并带领火箭研究院创造了18个月内研制出新型大推力“长二捆”火箭并首飞成功的奇迹,为后来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奠定了基础。长征系列火箭多次成功地将卫星送入太空,实现了王永志的第二个愿望。

1992年,王永志站上了实现人生第三个愿望的起点,时年60岁的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对王永志来说,这个头衔意味着巨大的压力。“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在开展载人航天工作的这些年里,我可以说是提心吊胆!”

尽管中国当时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要在国内设计和制造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几乎可以说是从零起步。而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王永志,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载人飞船。“我们的飞船一起步,就要让它和后面的工程一步一步衔接起来。我们迈出左脚,不仅是为了向前跨进一步,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支点。”

在王永志的坚持下,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返回舱返回后,与国外废弃轨道舱的做法不同,“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可留在轨道上,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

寒来暑往十余载,在王永志和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我国第一艘航天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2005年,搭乘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神舟六号”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

2004年2月20日,王永志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1月30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68448号小行星通报,将永久编号为46669的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

面对诸多殊荣,王永志总是很谦逊。在他心目中,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功是几代航天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荣誉应该属于这个队伍,而我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