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马瑞云,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级重点工程总建造师。主持完成辽宁舰四次航海试验保障及港内停泊保修任务。曾荣获辽宁省第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大连市“创名牌先进工作者”、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

马瑞云

马瑞云的微信签名是“胜利在你坚持的最后5分钟”。

他说,国产航母建造从零开始,在各个系统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施工难点问题。无论艰难困苦,都要坚持下去,再难只难在心里。

参加工作近30年,马瑞云一直在造船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散货船、集装箱船、30万吨超大型油船、海洋工程产品建造,他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造船专家。

2011年,大船集团军工生产体系调整,马瑞云由民品生产部门调任军品总装二部部长,开始了全面参与航母工程的生产建造。这让从小抱有军人梦的他再无遗憾。“本人也有点军人情结,从小就羡慕当兵的,后来眼睛近视当不了兵。听说干航母非常高兴,工作中什么船都造过,真正完整干一条军工产品从来没有。”

作为军工战线的一名新兵,马瑞云变压力为动力,多年来,他每年休假不到10天,每天早来晚走,第一时间了解生产施工的全面情况和进度。马瑞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军工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他把军工战线上的每一名工人师傅、每一名技术人员都当成师傅,虚心向他们请教,一起讨论图纸。下班以后,他还要在办公室查阅资料,学习军用特殊装备的性能、参数。

建造一艘航母技术含量、工作量远超过建造20艘超大型油轮。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国产航母繁琐的施工工序和复杂的建造流程,需要工序之间科学衔接、系统之间协作配合、工种之间协同作战。

马瑞云(右二)

重实干,重点工程“严要求”

国家重点工程建造复杂在我国造船史上前所未有,建造总量超过15艘海上巨无霸30万吨(VLCC)工程量总和。从工程每一个设计思想的体现、每一项管理要求的落实,到每一个零件的安装到位、每一个系统的系泊试验,再到整个巨系统的联调共用、人机协作、航行试验,实现平台每一项功能,其建造过程是无比的艰辛和荣耀。

马瑞云没有经验可循,如何确保产品建造“精心、精细、精益”,他精心组织开展了大量科学有效的建造策划和生产计划准备工作,围绕建造不同生产阶段每个大节点,组织进行科学详尽的策划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使工作开展起来有的放矢、稳中求进。

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他建立和运用了拉动式计划管理体系,严肃进行计划考核,加强生产计划的执行与监管力度,跟踪问效,跟踪问责,保证每项工期完成率。

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保卫保密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精细化标准,着眼细节,追求实效。注重各项管理指令的执行,严格纪律,强化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先后组织完成了模拟段建造科研任务,建立和完善了军品生产安全、质量体系,对工程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环境场地、设备设施和工装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并通过各阶段验收。

按照“精品工程”要求,对美观造船、设备保护、提高焊接质量、重点工序等进行专题策划,做好各级人员全面培训,为工程建造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产品建造组织能力和工程管理水平。

敢超越,重点工程“创纪录”

马瑞云(右)

国家重点工程建造由总体、舾装、电气等多个专业构成,日常施工需要三四千人、高峰期五千多人同时作业。多个复杂的一级、二级、三级系统及众多的子系统组成,建造流程复杂、施工工序繁琐,需要系统之间的协作配合,需要工序之间的科学衔接,需要工种之间的协同作战。

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精细的生产指挥组织体系,为此,他借鉴民品项目建造机制,大胆尝试,提炼出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成立工程六大建造系统组,使系统组的管理与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系统组的工程管理人员既精于自己所负责的工序和系统,又着眼大局,相互支持,协同配合,适应系统工程施工管理需要。

由于重点工程的特殊性,许多攻关项目均为国内造船行业首次尝试,不仅要按进度完成,还要保证安全可靠,打造精品工程。因此每当施工中出现技术难点,他总是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如,某项高精度、高难度的施工项目需要在夜间进行,他亲自精细生产策划,安排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白天准备,夜间根据气候温差变化严格组织施工,仅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组织了一百天的连续施工,为工程建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夯实了坚实基础。工程施工量、总体进度和安全质量控制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也为大船集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谋大局,重点工程“抓育人”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总监造师,他深知项目的建造质量是确保国防建设打得赢的根本,而通过项目建造挖掘和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则是为国家储备后续发展力量的源泉。为此,他在项目建造管理过程中,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后续人才的培养,始终以“建造一艘现代化的重点工程,健全一套适应重点工程建造管理的体系,打造一支重点工程建造专业队伍,树立一个可传承的重点工程精神”为目标和指引,坚持不懈的抓好重工工程人才储备工作。

他注重军工文化建设和各类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平台与形式,大力弘扬“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的工程精神,组织开展“军工之星”评选活动,积极营造 “军工光荣”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军品第一”、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积极选拔一批80后的年轻骨干充实到重要岗位锻炼,培养了一批有责任、能担当、有能力、会管理的青年建造人才,建设了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军品建造管理团队,以及作风硬朗的军工生产施工队伍。作为大船集团军工队伍的一员,马瑞云每天第一个来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到船上和各施工区域走一遍,与员工打成一片,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为了工作,他一次次地奉献了自己的带薪休假,一次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持续推进,一个个重要节点不断实现,短暂的成功和喜悦并没有让他停下拼搏的步伐,面对工程建造难度不断增加,马瑞云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工程研制,不忘初心,扑下身子,埋头实干,为早日实现祖国和人民的期盼,继续攻坚克难、拼搏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