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带给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不二使命。走在街头,不时能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远眺太子河,新建的溪湖大桥气势磅礴地贯通东西,街巷路改造让老旧社区焕然一新,棚改户迁居也让老百姓乐在了心里……点滴变化如涓涓细流不知不觉流入百姓心里,让人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不断提升的居住环境给百姓带去一次次的惊喜,也带去更多的便捷和舒适。“小区里有健身器材,公园广场里绿树环绕,街边有休息座椅,总之一切都是向好发展的。”市民刘女士说道。城市建设的点滴渗入百姓生活细节,也改变着人们对生活的愿景,“城市越来越宜居”成为很多百姓共同的希望。
绿色家园建设 成为百姓关注重点
山城本溪是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城市,山地面积占我市区域总面积的的80%,水面河道占11.3%,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6%,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更能体会山水带给人们的宁静和满足。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绿色家园建设备受关注,小到马路边上的一棵行道树,大至公园广场的绿植规划,市民不时建言献策。
“我以前看到有商家往树上挂灯,或者别的东西时,我就会打电话给绿化部门,近些年这种现象少了很多,除了管理越来越到位之外,我觉得人们对绿色家园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也都普遍提升了许多。”市民王先生介绍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的同时,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也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和投入。在城市建设整体布局之中,城市的公共绿地及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却十分重要。218万公顷的公共绿地,1071万公顷的城周山,5万余株行道树,30余座微广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1.63平方米,建成区域绿化覆盖率达49.94%……一组组数据,是我市绿化成果的最佳展现,也是那些一线绿化工作者们交上的最好答卷。“十三五”期间,市住建局绿化部门共栽植树木乔灌木11万余株,新建改造绿地4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15年底的 48.39%提高到2020年底的49.94 %。
曾经,望溪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作为当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备受市民关注。园林部门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实施了公园整治工程,拆除经营网点31处,整治面积1.2万平方米,对腾出的场地重新规划利用,实施了荟萃园改造等19个公园景观提升工程项目,与此同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本溪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出了精品园林。如今的望溪公园早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聚集地。
除了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在百姓身边打造的30个微广场也成为了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用一处处景观小品及户外家居加以点缀,建成的公园式小型广场不仅可以满足市民休憩、活动、健身的需求,还能提升城市景观。
城建项目暖民心 百姓生活更舒心
近年来,威宁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新建、维修、改造解放路、滨河北路等城区主次干路27条、新建彩屯大桥和新溪湖大桥,拉开城市骨架、畅通城市血脉;维修改造城市街巷路280余条,打通城市微循环……点滴城建足迹印刻在山城的各个角落,并缓缓提升着城市的宜居指数。
为确保我市住房保障事业稳步进展,“十三五”间,我市棚改范围从中心城区向城中村、城边村以及城市危旧住房地区扩展,累计改造棚户区90 区片,涉及安置居民24009户,占总任务指标的101%。其中,货币化安置22655套,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94.3%,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审核发放1134.59万元,使3736户困难家庭受益。
山城变迁和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去五年间,完成303个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整治总面积245.28万平方米;积极推进“三供一业”物业移交和维修工作,涉及房屋1088栋,395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早期棚改小区40个,6.3万套住宅,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惠及百姓20万人;实现“暖房子”主城区全覆盖。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投资近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937户,惠及农村百姓6000余人,连续三年超额或提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连续五年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清洁月”活动;基本建立了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经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全市287个行政村中207个村实现了整村整洁,垃圾处置体系覆盖100%行政村,农村地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打造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辽宁省特色乡镇2 个、列入省级特色乡镇培育名单3个;创建“辽宁省美丽乡村示范村”127个,占全市村庄数量的44%以上。
本报记者 马小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