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数十种产品分为农药残留降解酶、肥料增效剂、食品添加剂三大类别,看似互不相关,但实质上都源于一种技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比如用微生物发酵酿酒、培育食用菌等,本不稀奇。然而依托前沿科技的支撑,中科生物公司却令这些老技法幻化出别样的风采。


中科生物公司的创业团队成员都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学家。2009年,他们合资1400万元在高新区注册成立公司,准备将国家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的“农残降解酶”项目产业化。然而,试验室里中试技术运用到规模化生产中,尚有诸多瓶颈迟迟无法破解。为此,他们不得不转产其它产品以维持企业生存。
科学家们将产品目标定在自己刚刚研发成功的聚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上。该产品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保水抗旱性和可降解性,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可速效并高效地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肥料增效剂的使用必须辅之以技术服务,科学家们和技术人员也因此走出实验室,深入到化肥厂家和田间地头搜集数据,调整配方,指导应用。2011年,该产品使公司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也使得科学家们第一次真切接触到了“市场”。


把理论变成技术、产品,然后再去想市场,是经典的科学家思维;而典型的商业思维则先找市场。他们在厂家和田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我国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也因此发现了生物肥料的市场潜力。于是,他们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成功出菌肥系列产品,以此改善土壤生物环境,增强农作物抗盐碱、抗病、抗虫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减肥减药。
中科生物因为这两类肥料产品上的革命性创新,而成为了“土壤养分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单位,并在“黑土地保护与农田地力提升技术”项目上揭榜挂帅。
然而,仅有肥料产品“金鸡独立”,产线还是吃不饱,公司每年不是持平就是略亏。面对事业初创之艰,科学家们不再纠结于科技的突破性,转而寻找市场的突破点,必须让公司产能充分释放!2012年,国家出台食品添加剂清洁标签。他们认为市场机遇来了。
利用生物发酵在植物中提取食品添加剂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但还是有中科生物的市场空间:因为植物食品添加剂需要复合配比使用,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又没有复配能力,而提供技术服务正是中科生物的强项。于是,中科生物的科技人员(也是销售队伍)撒开大网,走向全国,为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复配跟踪服务,而该公司的复配防腐剂、复配增重保水剂、复配增稠剂、复配抗氧化剂等系列数十种产品也随之跟进销售。随着脱氢乙酸纳等化学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地被禁用,中科生物的绿色食品添加剂的市场需求不断放大。2019年,该公司销售复配食品添加剂达238吨,打入全国300多家企业工厂。
肥料增效剂、食品添加剂两大支柱产品撑住了中科生物在“农残降解酶”项目产业化上长达六年、代价高昂的沉没成本。2015年,该项目正式投产,科学家们圆梦初心。该项技术利用基因工程菌发酵生成的酶来切断各种农药分子的磷脂键,从而能够彻底分解农药残留,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中科生物将“农残降解酶”分成两大类销售。一类面向出口欧美市场的国内外农产品企业,在农作物采摘前喷洒,以达到进入欧美市场的农残标准。另一类直接面对国内消费者,推出果蔬清洗剂、果蔬果蜡祛除剂、餐具果蔬清洗剂、奶瓶奶渍清洗剂等四小类洐生产品,受到市场追捧。比如奶瓶奶渍清洗剂,原本只是为壮大产品族群、“凑数”开发的一个小新品。没想到挂在京东商城上,在没有任何宣传推送的情况下,第一年竟销售了300多万元。
此后,中科生物的农残降解酶、肥料增效剂、食品添加剂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均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18年3月1日,公司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这支具有浓厚学术基因的创业团队完成华美嬗变,成为一家被客户、产业、投资人高度认可的高技术企业。

本报记者  尤   勇/文字

林   林/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