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CF-PHS1500实现全球首发
  一举打破国外铝硅涂层技术长期以来的专利垄断

  本报讯 【记者 尤勇】 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持召开的“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CF-PHS1500”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王国栋院士、毛新平院士等11位行业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共同认定,由本钢集团、东北大学和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发的这一国际首创产品,成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超高强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制造及应用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铝硅涂层技术的专利垄断,并能够大幅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制造成本与碳排放水平,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钢集团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CF-PHS1500实现全球首发,不仅是创新产业链的一次深度融合,也是本钢集团加速发动科技创新引擎、积极构建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近年来,以热成形钢为代表的产品因其高强度和精确的汽车零部件成形性,主要被应用于汽车车身安全性关键部位。现有主流应用的热成形钢主要分为锰硼体系的裸板和Al-Si涂层板,其中Al-Si涂层钢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涂层原料及涂层工艺受国外Al-Si涂层专利保护, 在汽车生产和制备过程中需要支付大量专利费用,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为打破国外专利技术垄断,全力服务下游汽车产业,本钢集团结合自身设备的能力极限,针对现有技术局限性与用户痛点开展研发工作,从合金体系和制造工艺上双轮驱动创新,突破了大量技术难点,仅用2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产品试制及应用验证,具备了稳定的批量生产和供货能力。

  本钢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CF-PHS1500采用了不同于Al-Si涂层研发路径,利用高Cr-Si合金成分体系以及全流程表面调控技术,热成形后零件表面氧化皮厚度小于微米,从而解决现有热成形钢裸板氧化皮剥落问题,形成了我国自有免涂层热成形钢专利技术,同时能够避免Al-Si涂层板在加热过程中对辊道炉辊的粘附现象,在大幅降低汽车产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助力全球减碳。

  目前,“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CF-PHS1500”项目已获得授权专利1件,受理专利8件,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本钢集团正在围绕该产品的专利部分、生产工艺Know-how和关键工艺控制点进行系统性梳理,力争打造成系统性的中国自有的知识产权群。